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英国人笛福(1660-1731)在对约克郡的考察中写道:“我们看见在这些屋子里到处都是精力强盛的男子汉,有些人在照料染缸,有些人在管理纺车,另一些人在修整布匹;女人们和孩子们则在梳棉或纺纱;从最年轻的到最年老的全都是雇佣来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厂制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能B.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
C.工业革命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D.棉纺织业已经实现工业化
2 . 中古法国的三级会议没有确定召开日期及频率,召开与否由国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它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古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
①适应了强化王权的需要                                      ②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③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④奠定了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3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浙江的宁波、定海、温州等地又被允许恢复出洋贸易,并在宁波设立统揽对外贸易事务的浙海关;但此后清政府推行的政策又使浙江对外贸易面临了致命打击;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宁波、杭州各地恢复了海外贸易,但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出洋贸易”的恢复得益于经世致用思想传播
②“浙海关”与广州十三行均属于官方许可机构
③“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④“根本性变化”指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 . 黍和粟都是小而圆的谷物,构成了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最早遇到的烹饪风格的基础。那里的农民生活在小村落里,房子是半地下的,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被洪水和风从上游草原上带过来的粟,像补丁一样散布在黄河谷地,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生了根。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村落推动中国古代农业产生
B.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居住形式
C.黄河流域黍粟复种已经相当普及
D.北方旱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推行青苗法,按户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取息高达四分。据此材料推理,对青苗法实施的影响解读错误的是(     
①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⑧导致两税法的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毛泽东研究了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对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研究了矛盾论,认为“只要还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还存在着先进和落后的矛盾,还存在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也就还将存在”。对这次会议的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D.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2023-05-03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2023届高三2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国家类型国家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国1950197010+
日本195519728.8
韩国1960200010+
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各国1960198056
中国197820189.5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印度199120187.3
巴西1968197311.2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②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
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现飞速发展
④新兴民族国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有国家实现高速发展
A.1个B.2个C.3个D.4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1915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四周年暨中华民国国庆日,《新闻报》刊登的马星驰的漫画《国庆之回顾》。图中描绘了中华民国国旗从树立到摇撼,再到被收起来的过程。下列项中,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内乱”指的是军阀混战与割据
C.“今年”发生了二次革命D.在此期间,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
9 . 英美两国是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于1787年成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并在南北战争后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两国制度差异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决定的
②两国道路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转型的渐进性
③两者都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④两者都全面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美)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在英国革命中,王党阵营中几乎全是国教徒,议会阵营中几乎全是清教徒,所有支持国王的人都信奉国教,所有反对国王的人都不信奉国教……从社会成分看,革命阵营和反革命阵营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无论哪一派力量在战争中获胜,对社会来说都不会造成变化,原来那个社会都会被保存……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

法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可是如果第三等级胜利了,那么整个社会就都被颠覆了,将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这意味着法国革命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殊死搏斗,要么全生,要么全死。而革命的结果恰恰是第三等级胜利了,于是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后来第三等级又分开了,每一个阶层都有它的要求,于是在革命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力事件。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中国模式就是对人民共和国60年“成功之路”的理论解释,其基础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中国模式主要包括三个子模式:“国民”经济,体现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有国家政府的控制,也有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和自由流动;“民本”政治,体现中国独特的政治模式,主要包括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行动;“社稷”体制,体现中国独特的社会模式,是联通家庭、社区(单位)和国家的精神纽带与社会组织形式。此外,中国还拥有深厚的外交传统,颇具特色的“中国外交模式”也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年》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概括伯里克利统治下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希腊古典时代的代表性文学和建筑艺术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从阵营划分依据方面指出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区别。结合所学,对英法等西方国家形成的“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做简要评价,并指出英法两国体制的不同类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说明“中国独特的经济模式”在农村改革历程中的体现。
2023-12-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