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期的学者竺道生传播涅槃学,试图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佛教,宣扬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唐代天台宗的湛然和尚发展了前人学说并提出“无情有性”说,不仅人人具有佛性,连花草砖石也有佛性。这些主张(     
A.表明儒者复兴儒学回应挑战的必要
B.体现出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频繁
C.为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创造了条件
D.折射出民族之间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2 . 如表所示为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些新兴民族国家(     
国家概况
印度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韩国注重发扬儒家文化,诸如宽松和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同时又注重吸收西方文化,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有欧洲和西亚文化元素
巴拿马君主立宪制(英联邦成员);主要宗教为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海地移民讲克里奥尔语
A.政府侧重于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地位B.善于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精华
C.文化发展呈现不同程度的多元特征D.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0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波士顿为他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统任期进行竞选造势演说的时候,对他的听众做出如下承诺:“你们的孩子不会被派上外国的战场。”他的演说被视为捍卫了美国的中立政策,承诺让美国置身于欧洲战事之外,听任战火延烧整个欧洲大陆,德国几乎击垮了英国。

——伊恩·克肖《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国的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不断凸显。美国的民主制度和集体安全、民族自决权等理念远超英国,使美国更具世界领导权的合法性。……建立一个有助于国家利益实现的新霸权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国际战略的根本目标,其核心是建立以自由国际主义为原则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行新型殖民主义。

——黄金辉、魏倩《大变局下英美霸权转移的路径及其启示——以美国国际战略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前后美国国际战略转移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初年的最高统治者们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可惧。帝王合当用心于此”。基于此想法,宋朝皇帝的做法是(     
A.采用以文治国B.推行强干弱枝C.设置二府三司D.开创御史监察
7日内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唐代是恩赦制度革新的重要时期。初唐,皇帝很少亲自参与单纯颁布大赦的仪式;武则天以后,皇帝往往亲临颁赦,直接与万民接触,向民众传达意志。这表明唐代(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统治秩序得以重构
C.民众参政程度提高D.社会治理方式丰富
7日内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趋时贵书”为北宋前期书坛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书者直接取法今人,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形成了诸如“院体”“台阁体”“馆阁体”之类的书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书法艺术成熟B.贵族政治发展C.商品经济繁荣D.重文轻武国策
7日内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流行的部分思想流派及其核心主张。

思想流派

核心主张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实业救国

保护民族工业、实业救国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社会主义已成为社会共识.
C.救国是中国社会的时代需求D.传统封建礼教被完全取代
8 .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有为”之君,在位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B.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D.服务现实统治需要是治国之本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纂类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继承太祖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收拢人心,修书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耗时五载,朝野上下共两千余人参与编纂,终于编撰成3.7亿字的《永乐大典》,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一直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学士也难有查阅的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加之一些官员和太监偷盗,到1894年《永乐大典》只剩下800册,庚子年又被焚毁或流失300余册。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还有民间搜藏者相继归还一些册数。20216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中,应用了多种数字化展示方式,充分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价值,拉近了观众与古籍的距离。

——摘编自金满楼《〈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承和保护”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17世纪中期,伦敦的茶叶售价昂贵,茶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和查理二世联姻的凯瑟琳喜好饮茶,很快使得饮茶在宫廷之中流行起来。光荣革命后玛丽也爱好饮茶,经常在宫廷举办中国式茶会,由此饮茶在英国社会上层中逐渐传播开来。这表明(     
A.贵族喜好客观上助力了茶文化的传播B.政局变动促进了妇女地位提高
C.饮茶的本土化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进步D.中英商品贸易的状况得到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