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政府采用大会战模式推进铁路工程,设立以成昆线为中心的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建总数达30余万人的联合筑路大军,组织沿线地方政府开展支援铁路建设工作,成功修建了成昆、襄渝等一批铁路。这一模式(     
A.使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B.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国家政策选择
C.促使西南地区整体性贫困得到了解决D.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都城东京位于豫东平原,大内、内城、外城依次嵌套,基本呈正方形。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宫城位于城市的一隅,经济中心区位于城市中央,内城依随山势水体呈不等边六边形。这说明,两宋的都城都(       
A.遵循了传统的礼制文化B.体现因地制宜的现实主义风格
C.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表明坊市分区制度的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战国时期,将所有民众置于国家名籍之上成为各国变革的主旋律。上述变化(     
A.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B.促使宗法观念瓦解
C.宣告了氏族社会的崩溃D.推动小农经济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0年9月上海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表彰“在生产节约、技术发明、护厂抢修、支援前线、恢复工厂企业等方面有特殊物绩者”。此举旨奋(     
A.弘扬中华美德B.推进一化三改C.重构社会秩序D.巩固工农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表为1883~1921年中国出口的猪鬃、茶、棉花、植物油等四类货物数量(单位:千担)情况。其中甲是(     
商品1883年1893年1903年1913年1917年1921年
201718211519144245430
4152421121327562030


40536444
22576760739832609
A.猪鬃B.茶C.棉花D.植物油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6 . 主营百货及皮毛生意的某山西商号,从天津等地采购货物,用驼队运往酒泉、敦煌(分号)后批发给当地商贩,再将分号收购的山货、皮毛运回包头(总号),继而转运天津。该商号不仅运送本家商号货物,还承办别家商号的代运业务。这类山西商号的活动(     
A.促进了西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凸显晋商在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
C.推动了西北与国内外和平友好往来D.构建内地之间物质技术交流平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2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主人公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约定能用80天时间环游地球。随后一路历经曲折、克服困难,从伦敦出发,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返回,用时正好80天。小说的情节反映当时(     
①新的国际航线得以开辟             ②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③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④具有积极进取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探索文明兴衰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理解作为文明之灵魂的文明本体精神,即任何文明都具有的精神文化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文明本体精神是在文明生长和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任何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见表)。

挑战一:如何面对自身沉淀下来的观念和风习(1)必须承传的精华部分;
(2)必须改造才可继续发挥作用的部分;
(3)必须抛弃的有害的糟粕
挑战二:如何对待他者文明(1)吸纳和引进有益的积极性成果:
(2)拒斥有害的观念;
(3)不学习但尊重只适应他者文明自身的特殊产物
挑战三:如何面向新的时代要求(1)能适应性调整和更新;
(2)进行新的创造

——摘编自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

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要求:以某一文明本体为例,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芝加哥逐步发展成为北方产业中心,人口增至30万而房屋多为木料搭建,在1871年的大火中几近化为废墟。1880年全力重建,商业活动的大力扩展使城市地价上涨,市区人口密集,建筑师迎合投资人的意愿,采用增加层数的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6/1884-1885年,工程师詹尼设计的美国家庭保险公司大楼顺利建成,被公认为现代建筑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钢铁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摘编自王鑫刚《上海高层建筑百年发展探讨》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近代新型钢铁建筑技术传进中国,由于其稳固性和耐久性,首先在工业建筑中应用。随着近代工业在大中城市的发展,为节约用地,多层工业建筑普遍出现。20世纪网,大中城市逐渐形成行政、会堂、金融、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新型公共建筑类型。新型建筑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公共建筑。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钢铁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建筑结构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高层建筑发展的认识。
2024-05-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英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从财富增长视角提出“劳动生产力”的概念,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生产量。以下史实中,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手工工场B.股份公司C.工厂制度D.殖民贸易
2024-05-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