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2 道试题
1 . 4世纪中后期,匈奴在与两汉征战失败后转而西迁,引发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同于同时期中国五胡乱华后的内部整合,进入罗马的日耳曼族群纷纷选择“去罗马化”,最终只能依靠“普世教会”作为精神统一的力量。这表明匈奴西迁(     
A.直接导致罗马帝国分裂B.加剧了欧洲政治的分裂
C.利于维护欧洲统一局面D.保证了汉朝的长治久安
今日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海防与近现代国防安全】

材料一

15、16世纪以来,整个世界逐渐融为一体,海洋实力的提升、海洋利益的争夺和海洋秩序的塑造也日渐成为西方强国的主要战略指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洋战略实质都是以开辟新航路和新土地为先导,通过对海外资源和财富进行暴力掠夺以及对海外领土实施殖民统治,实现了其成为世界性海洋强国的远景规划。英国作为一个纯粹的海洋国家,将海权视为国家兴衰的核心,在战略上既合理地发挥了其环境的优势,又充分与自身的国内基础相契合,从而在海洋时代成为世界体系的霸主。同时,作为陆地文明居于主导的国家,法国与俄国也将海洋崛起视作国家战略的关键目标,并长期拥有着强大的地区影响力。

——摘编自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材料二

中国虽然是陆海复合国家,但政治中心在元朝以前,长期滞留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元代以后,才移到东部(南京一北京)。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加上中国传统的塞防思想,造成历代统治者对海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根据西方海洋战略理论,提出了海疆自守策略:“唯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这标志着清政府开始了由原来单一“坚船利器”海防观念向全方位的海防观念转变,由原来被动的防御战略向主动的海防战略转变。从1880年起的十余年里,在李鸿章筹划下先后兴建了大沽、旅顺、威海等海军基地。中法战争后,各地督抚亦纷纷陈奏,掀起了海疆防御的大讨论。张之洞提出要设立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海军;李鸿章认为“选将储才之法,尤为至要至急”,为此要多办学堂来鼓励有识之士学习海军,并提倡去国外留学。自此以后,清政府开始明确将加强海防确立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郭渊《海疆危机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西方大国重视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海权观念的变化的历史背景。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这说明(       
A.民间流行文化影响官方价值观念B.手工业品成为文艺传播媒介
C.对外贸易商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D.主流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工业化与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18世纪末,德国有80%的人依靠土地为生,农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70%,工业只有2%。英国的工业革命触动德国官僚的神经,一些邦国积极引进英国技术和人才,建立新工厂。1769年普鲁士建立采矿和冶金部,90年代萨克森安装第一台纺纱机、西里西亚建立第一座炼焦炉。19世纪上半叶,为防止英法工业品涌入,德国废除国内关税,建立全国关税同盟。19世纪中叶,德国又兴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将主要的工业城市连接在一起,并带动了煤炭-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二战后东亚经济发展起点比拉美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遭受战争的破坏。为了巩固东亚在冷战体系中的战略前沿地位,美国为东亚实行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援助,同时军需用品订单也为东亚开拓了产品销路。60年代中期国际市场对加工工业产品需求上升,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转移到劳动力充裕且廉价的地区,东亚抓住机遇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开始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而拉美国家却长期恪守内向发展模式,未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深受伊比利亚文化影响,拉美人也存在轻视劳动和创造力,忽视储蓄的价值观。同时据统计美洲科研经费从1995年的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110亿美元,但仍然少于韩国。此外有人还注意到在拉美职业群体中,律师、经济学家和医生比工程师多。

——摘编自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等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现代化发展逐步超过拉美的原因。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角力”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多通过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室权威不断衰微B.礼制观念已延伸至军事领域
C.统一战争改变军事训练D.时代需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演戏剧、开竞技会被雅典列为经常性活动,城邦甚至规定公民有参与的义务:外邦的“哲学家、作家、学者、艺术家等等,都跑到雅典来,在雅典,他们有广大的施展才能的余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是古希腊文明诞生地B.各方面文艺人才辈出
C.公民民主制的广泛性D.城邦政治的长期积淀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这一变化(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北方

3736652

866887

南方

3117624

150654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推动了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直接导致唐朝统治走向灭亡D.推动了国家赋税制度改革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科幻电影流行讲述核战争的故事:《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直接从核威胁入手,影片充斥着浓厚的悬疑和恐怖氛围。影片《五》(1951年)和《入侵美利坚》(1952年)的科幻设定都是未来的核大战。其中《入侵美利坚》赞同美国使用核武器,报复入侵者。由此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科幻电影(       
A.折射了二战后的核战争B.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D.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赞赏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津浦铁路线设计车站时,首先圈定在沿线已有的州府古城,如德州、兖州、济南、徐州、宿州、滁州等地。同时因铁路从淮河修桥通过,1911年5月15日,津浦路局在全线80多个车站中,破例在偏僻的淮畔古渡乡集设立蚌埠站。津浦铁路的车站选址(       
A.带动运河沿岸经济的崛起B.刺激了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C.优化了北方城市的分布格局D.促进华北与华南的商贸交流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民族关系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新变化并简要评价。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