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时期概况
春秋战国、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朝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素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提取上述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专家统计,1900至1911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民变1300余起。如图。这些斗争反映了(     
A.民族矛盾空前激化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C.阶级矛盾空前激化D.同盟会的领导作用
3 . 春秋时期,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是基层管理的基本办法;战国末期,以户为单位的户籍管理办法在各诸侯国得到大力推广;至汉代,户口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财产等项目——载入户籍,称为“编户齐民”。以上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向基层蔓延B.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
C.宗法血缘关系的加强D.小农经济的逐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7世纪威尼斯的羊绒年产量从29000卷下降到了2000卷:在佛罗伦萨,17世纪前50年间,羊绒的产量也从20000卷减少到5000卷;在热那亚港,货物成交量由每年900万吨减少到300万吨,而且,因为城市里丝绸业遭受重创,整个意大利的海运业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以上意大利相关经济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B.航运业遭受重创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价格革命的影响
2019-07-11更新 | 358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