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英国衰退?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们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乙: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

(1)材料一提供了哪些研究英国经济状况的视角?请加以说明。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材料三   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与“欧洲孩童秀”

(3)对材料三的漫画推论正确的是____。(双选题)(     
A.该漫画属于艺术创作,没有证史价值
B.该漫画为探究英国的衰落提供了新视角
C.该漫画可以直接证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D.该漫画可折射时人对英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论证“英国衰退”?说明理由。
(5)归纳以上探究过程所涉及到的方法?
2024-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 .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逐渐扩展至全球大部分地区,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一: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工业革命中人类征服“自然力”,实现生产技术史上飞跃的是(     )(单选题)
A.瓦特改良蒸汽机B.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C.阿克莱特创办现代工厂D.化学工业的兴起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各人在工头的监视下必须正确地、不停地劳动,工头通过罚款或解雇、有时甚至通过一种更加残酷的强制来使之服从。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中现代工厂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1750—1950年伦敦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单位:千)

——数据来自《西欧乡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16—20世纪)》

(3)依据材料三,伦敦城市人口数量有何变化?

材料四: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摘自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4)材料四中的“全球体系”指的是什么?该体系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认识。
2024-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3 . 数据:反映历史。
中国历朝人口变化图

(1)从长时段看,夏商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单项选择题)(     
A.生产力发展变化不明显B.疆域范围没有太大变化C.政治制度妨碍人口增长

(2)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国人口有了明显的快速增长,其背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单项选择题)(     
A.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等先进技术的突破B.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C.葡萄、石榴和核桃等物种自西域传入

(3)隋唐是古代少有的盛世,两宋时期疆域小于隋唐人口数量却远高于隋唐,其中原因大约有哪些?(简答题)
(4)古代中国人口的腾飞出现于元明清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原因(简答题)
(5)如果以全球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历史事件作为节点去观察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哪个节点助力最大?简述理由。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泰半之赋”。据史料记载,秦朝收取“泰半之赋”,对此学者们存在较大争议。

材料一   (农民)还要按规定向国家缴纳人头税,服繁重的徭役。秦代的田赋负担相当沉重,征收量达到2/3

——孙翊刚《中国赋税史》

注:①孙翊刚对“泰半”的理解是2/3。

材料二   (秦代)口赋则远比田租要重,所谓“收泰半之赋”,就是要将一年收入的一大半,作为人头税(口赋)上交国家。

——王新龙《大秦王朝》

材料三   里耶秦简


“迁陵卅五年豤(垦)田舆五十二顷九十五亩,税田四顷□□……”

——陈伟《里耶秦简牍校释》第1卷

材料四   总舆田(应纳税土地)数5295亩,除以总税田(应缴田租)数451亩,为11.73倍,若总税田数为441亩,则为12倍。这两个数据都可以作为秦始皇三十五年迁陵县的实际田租税率为“十二税一”的佐证。

——刘三解《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


(1)就研究秦朝收取“泰半之赋”而言,上述四则材料哪些是第一手史料?哪些是第二手史料?
(2)根据材料一,秦朝农民对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哪些?对比材料一、二,两位学者对“泰半之赋”中的“赋”的理解有何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收取“泰半之赋”的说法是否成立?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数据”中的历史

在历史研究中,统计数据是探究历史问题的重要史料来源。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材料一   “康乾盛世”时期中国人口曲线图


(注释:康熙:1661—1722年,在位61年:雍正:1722—1735年,在位13年;乾隆:1736—1796年,在位60年)

——李强等《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基于经济数据的测算分析》

材料二   乾隆五年(1740),谕令开垦零星田土永免税课,务求“野无旷土”、“民食益裕”,“山头地角、欹斜逼窄砂碛、间石杂砂瘠地”等概不放过。……乾隆三十八年,全国耕地积远胜于以往,估计接近10亿亩。

——孙兵《人口、盛世与民生》

材料三   康雍乾时期,中国财政收入从1661年的6162万两增加至1766年的8280万两,年均增长2.8‰。同期,法国和英国的财政收入1680年分别为1440万两和616万两,1750年分别增加到4260万两和2760万两,年均增长15.61‰和21.66‰。

(注:1750年的英国人口约为0.108亿)

——洪振快《财政收入越高国力就越强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乾隆时期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三选)
A.政府鼓励垦荒B.垦殖上地免税C.人口快速增长D.高产作物引进E.清朝疆域辽阔
3.上述三则材料为研究“康乾盛世”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哪些视角?
4.根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康乾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
2024-01-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数据背后的历史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列有“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表,蕴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   人口(单位:百万)统计表

   年份
国别
17001820190019502001
中国1383814005471275
美国11076152285
世界6031042156425216147
中国占世界比重(%)2337262221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口成倍增长的两个阶段(       )(双选)
A.1700—1820B.1820—1900C.1900—1950D.1950—2001
(2)1700—1900年间,与美国人口变化有关的因素包括(       )(双选)
A.各地移民的持续涌入B.印第安人的西迁C.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两次战争的影响

材料二   GDP(10亿1990年国际元)统计表

年份
国别
17001820190019502001
中国832292182404570
美国0.51331214567966
世界3716961973532637148
中国占世界比重(%)223311512
(3)结合材料一、二,中国经济在1820—1950年间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 (       )(双选)
A.人口增长过快B.没有出现工业生产C.内外战争频仍D.不平等条约的负担
(4)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美经济发展呈现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政治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你对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4-04-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往往会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为相关的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源、视角和方法,帮助历史学家更合理地理解和解释历史。

表一:欧美大国钢铁产量(1890-1913年)

(单位:百万吨;1890年为生铁产量,以后年份为钢产量)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美国9.310.326.531.8
英国8.05.06.57.7
德国4.16.313.617.6
法国1.91.53.44.6
奥匈帝国0.971.12.12.6
俄国0.952.23.54.8
意大利0.010.110.730.93
1.(1)表一数据反映欧美大国钢铁产量增长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单选)(                         
A.英国美国                    B.俄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美国俄国
(2)表一数据反映欧美钢铁产量出现增长的原因是(双选)(     
A.钢铁产业部门的新技术改造                           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C.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D.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表二: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别占有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万
德国101307万
比利时11500万
葡萄牙8968万
荷兰83741万
意大利4139万
2.(1)表二是列强对世界瓜分的结果,其中几乎完全被殖民地化的大洲是(单选)(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2)对表二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双选,4分)
A.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揭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序幕                  
C.形成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表三:欧美大国总人口(1890-1920)(单位:百万人)

国别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1920年
俄国116.8135.6159.3175.1126.6
美国62.675.991.997.3105.1
德国49.256.064.566.942.8
奥匈帝国42.646.750.852.1--
法国38.338.939.539.739.0
英国37.441.144.945.644.4
意大利30.032.234.435.134.7
3.(1)表三中1890-1913年欧美大国人口普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B.工业革命影响              C.医疗体系建立            D.城市化推动
(2)表三中1913-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单选)(     
A.疫病流行               B.人口迁移                     C.环境污染             D.世界大战
4.结合上述内容,概述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发展趋势。
2024-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近代国际贸易的演变。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国际贸易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变。

1.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贸易中心分别位于哪一区域?(双选)(     
A.地中海地区B.太平洋西岸地区C.印度洋地区D.大西洋沿岸地区

材料一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①法国俄国
187022%8%13%10%
191315%11%13%8%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

2.材料一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870-1913年的国际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形成这种状况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一战后)英美两国在高筑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同时,都极力向全球其他地区扩张,这就使战后本来就陷入萧条的市场问题更趋尖锐,大大加剧了英美的经济矛盾。

——徐煜:《20世纪20年代英美关于国际贸易与投资市场的竞争》

3.根据材料二、导致一战后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1945年之前世界贸易的缓慢发展?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2023-12-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经济与贸易(上海15个区试卷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9 .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东西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课题组以此展开探究。
①邻保制度
②《济贫法》
③保甲制
④《社会保障法》
A美国
B唐朝
C英国
D清朝

课题组就下述亚里士多德对基层治理的描写,开始进一步探究。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国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为应对灾害,国库中常备储粮。聚焦“库粮”,课题组注意到如下两则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课题组在深入聚焦社会赈济后,发现了两段带有冲突、耐人寻味文献记载: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吴兢《贞观政要》

除了关注古代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外,课题组又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国家建成了“福利国家”,并找到下列一组数据: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费用从60年代以后也持续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70年代的30%左右,以后又逐年上升。英国1991年政府社会保障开支为720亿英镑,1992年增至760亿英镑,1994年达800亿英镑,为整个财政预算的40%左右。1994年英国财政赤字为500亿英镑,很显然,其社会保障政策是以严重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

——史柏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围绕东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题组梳理了以下内容:问题:将上列左侧文本框中的制度或法案与右侧文本框中的朝代或国家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课题组就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基层治理模式相似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A.议会表决B.自我管理C.放任自流D.君主独断

(3)帮助课题组提炼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相同社会特征。
(4)就开皇十四年旱灾中隋文帝所为,《资治通鉴》与《贞观政要》记载有何明显不同?学者普遍认为《贞观政要》所述不实。说说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不实的理由。
(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古往今来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4-04-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专用)
10 . 盛世面相。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盛世,视角不同对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材料一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和土地数量的变化

——整理自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

——数据来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和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三   明朝形势图(1433)和清朝疆域图(1820)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上述材料从哪几个角度叙述了盛世的表现?
(2)根据上图,概括明清时期人口和耕地变化情况。
(3)对照明朝形势图,清朝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4)18世纪中期,清朝设立的总领新疆军政事务机构是(     
A.伊犁将军B.奴儿干都司C.台湾府D.乌里雅苏台将军
(5)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时间轴补充完整。

(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乾盛世?
2024-0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