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以上三则史料分别呈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三个面相,请予以一一指出。
3.如下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漫画作者意在(     )(单选)

A.弘扬科学精神B.推崇田园生活
C.反思工业文明D.抨击等级制度
4.图B 为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1858 年 7 月 10 日刊登的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 MONEY or Your LIFE!”。该漫画反映了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图A《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 美国漫画             图B 《古巴导弹危机》英国漫画

第二组:

图C 《我比你更疼》美国漫画        图D   《如果你们撤......我们就撤......》英国漫画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秩序之演变

近代以来,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演变。某校历史社团想要布置一次以“国际秩序演变”为主题的世界史展览。

(1)同学甲制作了近代西方国际秩序演变的时间轴,请帮助他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同学乙就国际法的发展撰写了以下介绍语,请将介绍语与相关的文件一一对应。
时间介绍语
①《战争与和平法》
②《万国公法》
③《非战公约》
④《联合国宪章》
A.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B.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C.确定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D.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E.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3)同学丙收集了一些能反映20世纪国际秩序演变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请将图片与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A.董必武签署《联合国宪章》(照片)

B.巴黎和会(照片)

C.《古巴导弹危机》(漫画)

D.万隆会议(绘画)

E.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占领冬宫(绘画)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国际秩序演变的因素。
2024-05-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5 . 【闵行区·三】

漫画中的“危机”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第二组: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5-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图片信息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英国衰退?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们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乙: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丙: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

(1)材料一提供了哪些研究英国经济状况的视角?请加以说明。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

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材料三   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与“欧洲孩童秀”

(3)对材料三的漫画推论正确的是____。(双选题)(     
A.该漫画属于艺术创作,没有证史价值
B.该漫画为探究英国的衰落提供了新视角
C.该漫画可以直接证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D.该漫画可折射时人对英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论证“英国衰退”?说明理由。
(5)归纳以上探究过程所涉及到的方法?
2024-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7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画中人

材料一:马星驰,回族,民国漫画家。1873年出生于山东济宁,18岁离家后,在南京、上海以卖画为生,21岁孑身赴粤。

(1)判断下列对马星驰21岁前人生经历的推论,合理的填涂A,不合理的填涂B。
①马星驰年幼时,周围人说起山东第一家官办近代军工企业成立的消息(     )
②马星驰可能目睹了清末的改革,痛感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     )
③因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痛心疾首的马星驰孑身赴粤投身革命(     )

材料二:赴粤后的马星驰,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流亡海外十余年,1910年回国后致力于漫画创作,以下是其代表作品:

(2)就画面内容看,马星驰在回国后,关注的主要领域当是(     )(三选)
A.列强侵略中国之手段B.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C.乱象丛生的民国政坛
D.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E.民间疾苦及斗争成效F.各路军阀的军事实力

材料三:1925年前后,马星驰因绘制了一幅题为《国联靠不住》的漫画而遭到当局通缉,他不得不逃离上海,辗转回到家乡济宁。

(3)观乎后事,马星驰对国际联盟(国联)的评价可谓“一语成谶”。结合所学,指出国联“靠不住”的表现及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物身份、立场与经历的角度简要评述马星驰。
2024-01-12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19世纪末呼吁改革之书)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如图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4)上述两个问题告诉我们在史料运用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2023-08-0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经济(上海专用)
9 . 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

小钱同学由垃圾分类想到了历史上的污染问题,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定写一篇题为《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的文章。为此,他查找了大量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反映泰晤士河的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



(1)他不清楚这幅漫画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城市环境问题的材料。请帮他判断这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如表为19世纪世界部分城市人口的统计表(单位:千人)。

城市1800185018801900
纽约6469619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2)依据表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A.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B.亚洲国家的城市化起点低
C.世界城市化发展并不均衡D.城市在国家地位日益削弱

(3)东京在19世纪后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单选)(     
A.废除农奴制B.废除黑人奴隶制C.开展明治维新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小钱同学为进一步探究造成19世纪城市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又找到了下列材料

材料三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在那里,由于建筑得杂乱无章,通风情形比其余一切部分都要坏。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

——1845年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4)依据材料,恩格斯认为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     
A.贫富差距问题B.卫生观念匮乏C.工人队伍壮大D.市政管理的滞后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在各国漫画中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体现出不同群体的思考与诉求。

图1   《南大洋是未来的地中海》

1884年舒尔茨(德)绘

图2   《时局全图》

1898年谢缵泰(兴中会会员)绘

画面中的俾斯麦将长烟斗指向已被法国抱住的非洲,俄国正从亚洲中部钻出,日本则紧紧盯着东亚,德国只在非洲西南角插了一面旗。

画面上题有诗句:“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图1中标题中的“南大洋”指的是_____________(海洋名),画面正中“张开双臂的人”指代的国家当是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作者认为与德国争夺非洲的主要对手是(     )(单选)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
3.图2作者创作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单选)
A.宣扬西方强大B.挑起列强矛盾C.推动反清革命D.支持戊戌变法
4.下列史事中,可为图1和图2反映的形势直接提供背景诠释的是(     )(双选)
A.克里米亚战争B.柏林会议的召开
C.第二次工业革命D.国际联盟的成立
5.依据图3,结合所学,你认为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外交“新”在哪里?

图3   《新外》1905年   路易斯·达尔林普尔(美)绘

画面中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站在写有“US”的陆地上,腰上别着“有事找警察”的文件,一手挥舞写有“新外交”的大棒,一手夹着写有“仲裁”的文件。


6.依据三幅漫画,请从不同视角概述世纪之交国际关系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4-01-1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