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7 道试题
1 . 1867年,英国通过“人民代表制度法案”,减少了选举财产资格限制。1868年11月的大选中,自由党因获过半席位而组阁,结束了少数党屡次组阁的政治局面,确立了议会多数党组阁的政治定律。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政党政治日渐成熟B.人民选举权普遍实现
C.议会至上原则确立D.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2 . 《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委托牧人放牧牛羊的条款确定了牧人获得的报酬为每年8库尔大麦,规定牧人不仅要补偿丢失的牛羊,对牛羊的产仔率负责,还要10倍赔偿私售的牛羊,并补齐因疏忽而产生的瘟疫造成的损失;还规定因自然瘟疫或旷野中的损失由牛羊的主人负责。这些条款(     
A.保障了契约双方的利益B.避免了公共财产流失
C.重视维护奴隶主的权益D.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3 . 纳芙蒂蒂是古埃及第18王朝阿肯那顿法老的王后,其半身雕像由德国的埃及考古学家于1912年在埃及挖掘出土,德国宣称拥有其所有权。埃及于1924 年开始就一直要求德国物归原主,但德国以雕像“太脆弱易碎”不能移动为理由,一直没有归还雕像。该雕像的命运(     
A.见证了民族解放运动历程B.呈现古代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
C.反映出西方殖民主义强权D.体现了埃及文物保护意识提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指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地理环境就是存在,是物质,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和总体上说,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我(葛剑雄)认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决定或不决定两种。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的早期,也即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地理环境的时候,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逐渐减弱。

——摘编自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地理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邦联政府无力偿还内债,纸币急剧贬值,人民负债累累,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各州润纠纷频起,邦联政府禁不能止,令不能行。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府,认为当各州“不能”立法或各州的立法妨碍“联邦的谐和”时,应由中央立法,任何州的法律被认为违反联邦宪法时,中央可以否定。州权派坚持州权至上、立法至上的原则。虽然同意中央有权规定通商和税收,有权对不服从中央的少数州采取行动,但要求中央权力在行使前必须经若干州的同意。

——摘编自张芬梅《美国1787年宪法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妥协的产物》

材料二 1875年宪法确定了共和国的制度,虽然这是一个“连自己名称几乎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当然是因为当时保皇派力量分裂,共和派加强了自己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已经憎恶了君主制。麦克马洪总统企图恢复君主制没有成功,不得不宣布辞职。19世纪末,法国虽仍相继出现了两次君主复辟运动,但都归于失败。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 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指出“联邦派”与“州权派”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争论”的结果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法国“君主复辟运动”连续失败的原因。
6 . 在创作《共产党宣言》的时期,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马克思与恩格斯亲身领导并参与了这些伟大斗争,掌握了斗争的第一手资料。恩格斯为了准确了解工人情况,深入工厂车间二十余月,考察工人阶层的生活、生产状况,了解他们的苦难、斗争和要求。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     
A.为工人运动指明正确方向B.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联合
C.具有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D.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7 . 16世纪的西班牙法学家维多里亚认为,海洋、河流、港口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对任何国家开放,鱼类、珍珠和黄金皆可由先占者自共同所有的河流、海洋中获取。这一观点(     
A.尊重了民族国家的主权B.利于维护西班牙的殖民利益
C.蕴含着自由贸易的主张D.打击了荷兰的海外殖民霸权
8 . 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帝国为整个地中海世界带来了统一的政治环境,但是罗马在文化宗教上的短板此时也暴露无遗。传统的多神教无法也无力在整个地中海世界树立起帝国的权威。帝国陷入了没有统一的宗教体系能与统一的政治相匹配的尴尬境地。然而随着市国的建立和城市界限的消失,人们失去了对城市信仰的忠诚,于是这种宗教情感也愈发无所依附。在宗教多元的政策背景下,来自各地的神秘宗教纷纷“登堂入室”。东方神秘宗教纷纷在罗马帝国的信仰丛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赢得了一大批追随者。早期基督教就这样诞生在一个最有利于宗教发展的环境当中。

——摘编自任丽丽《早期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路径研究》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在征服罗马帝国过程中,日耳曼人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到11世纪时,学者扎克·得·维特里就欧洲社会的等级做了形象的说明:僧侣是人的眼睛,因为他们能看到并给人们指示安全的道路;贵族是手臂,负责捍卫社会实施正义、保卫王国;平民是人体的下部,负责负担人体的上部分并为之服务。这种等级的划分不仅是由各等级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而且也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大分工的产物。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认为整个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人中间因才智差异而形成等级,杰出者治人,愚昧者治于人。总之,“等级是以社会划分为阶级作为前提的,等级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 西欧中世纪的等级制是封建主集团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的结果。

——摘编自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原因。
10 . 下表是阿拉伯帝国不同时期统治者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     
统治者举措
伍麦叶王朝哈立德将有关医学、炼金术和星相学的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科普特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巴斯王朝曼苏尔将有关医学和星相学的波斯文著作,以及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
第七任哈里发麦蒙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集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
A.缓和了境内宗教矛盾B.推动了阿拉伯对外扩张
C.促进了帝国文化繁荣D.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