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根据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可知,此时英国对外贸易实行(     
英国贸易部发布的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单位:万英镑)
自……进口出口至……
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
外国39045.935922.592.0%24491.99296.438.0%
殖民地11317.810100.689.2%10262.63588.335.0%
A.新自由主义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D.自由主义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乾隆朝开始有了“天朝体制”的外交用语。据《清实录》统计,带有“天朝体制”术语的40篇敕谕中,乾隆帝有23篇,嘉庆帝有2篇,道光帝有11篇,咸丰帝有4篇。该术语在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就从清朝皇帝的敕谕中消失了。这反映了(       
A.传统的宗藩体系走向解体B.时局的演变影响外交理念
C.天朝上国的迷梦彻底破灭D.晚清外交逐渐与国际接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仔细阅读下表,表中所示内容可以说明美国(     
美国不同年代不同种族贫困人口比重统计表(单位:%)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白人裔

17.8

9.9

10.2

9.9

非洲裔

55.9

33.5

32.5

24.4

拉美裔

(无统计)

24.3

25.7

22.5

A.种族隔阂与贫富差距相叠加B.经济滞胀严重破坏福利制度
C.科技革命未能推动经济发展D.国家干预不再适合时代需求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从社会实践上看,明初在选用官吏方面,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康熙帝在《治国圣训》中深刻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

——摘编自于学强《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的实现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近代,由于懂得洋务而又愿意经营洋务的人才实在太少,由李鸿章等人自己兴办的新式学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赴美留学计划由于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最终半途而废,李鸿章等人不得不利用身边现成的人才。只要是懂得一点洋务或者对自强运动抱有兴趣的人,李鸿章都委派他们从事各种活动,在选拔过程中,是否具备某种才能和是否胜任该项工作往往成为选拔的首要标准。例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早年曾从事海上贸易,后来成为安徽地方团练首领,后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成为淮军名将。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刘铭传建立学校、铺设街道、架设电线、建立邮政局、铺设台湾至福州间的海底电缆、修筑铁路。被李鸿章重用的盛宣怀、唐廷枢、朱其昂等人在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期间多次被人弹劾,批评者说他们中饱私囊、任人唯亲。

——摘编自闫虹珏《从德才兼备到唯才是举——近代传统人才培养任用机制的转变》

材料三

1968年,英国在工党政府主持下,对其传统的文官制度进行了某些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改变只强调“通才”的方针,更多地吸收专门人才。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已达405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美国在此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文官应具有专业技术,录用了许多博士。教授担任高级文官,素有“专家行政”之称,据1978年统计,美国90%的部长助理都有大学学历,其中一半人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据1979年日本人事院统计,中央政府机关50多万公务员中,高校毕业生占90%,内阁中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担任要职。另外,法国在选录文官时也特别注重“专才”。

——摘编自崔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重用新式人才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4-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以来,桐油、猪鬃、生丝等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口物资,大多通过沿海口岸城市大量出口海外。导致该时期广州口岸出口货值变化的原因是(     
1936—1939年广州出口值变化表
年份1936193719381939
出口货物总值(国币千元)42487638461066945322
占全国出口货物总值百分比(%)6.017.6113.970.52
资料来源:《统计月报》社编《中国之战时对外贸易》,1940年5月
A.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失陷B.沿海工业的大量内迁
C.欧美市场的对华需求萎缩D.国统区经济形势恶化
2024-04-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秦代“平贾”制是政府基于市场平均价格而制定的价格标准,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涉及公私交易、税收统计等方面。西汉中后期,“平贾”以郡为单位制定定价,同时,国家在“平贾”制的基础上施行平准法。这体现出(     
A.重农抑商政策贯彻实行B.全国性市场逐渐形成
C.地方豪强势力遭受打击D.政府经济管控力增强
7 . 下表为唐代县等第的划分依据及县等第变化统计。据此推测,唐代中后期(     
开元年间元和年间唐朝末年备注
赤县(次赤)7(0)11(9)8(12)政治地位京都治所(天子流寓之地)
畿县(次畿)55(0)49(35)43(35)京都所统(次赤之旁)
望县121127150户口多寡
资地美恶
户口多资地美,冲繁之地
紧县116136142仅次于望县
上县420446404户口多寡六千户以上,边州五千户以上
中县312233258三千户以上,边州二千户以上
中下县265213207不满三千户,边州一千户以上
下县253190201一千户以下
羁縻县32822民族边疆羁縻州下分置
A.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较大B.人口数呈整体增长趋势
C.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D.边疆控制力度明显加强
2024-03-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对1913年以前我国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名人员构成进行统计,其中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这体现了当时我国(     
A.民族工业发展加快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多阶层推动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1902年统计,留日学生队伍成员极为庞杂,从十二三岁的少年到年逾花甲的宿儒,从青年学生到举人、进士,乃至有品第、有官阶的候补官员以及王公贵胄,几乎应有尽有。他们学习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理科、工科、外语、师范等,其中绝大部分学文科。对于上述统计结果的背景分析中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受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B.因清廷废除科举制度所致
C.国人急寻救亡图存新路径D.得益于清末新政社会环境
2024-06-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