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专题片《古蜀记·三星夺目》解说:仔细研究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玉琮和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十分相似,陶岙、玉璋、铜牌饰深受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铜罍、铜尊等青铜器,又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文物玉人头像造型,外观神态与三星堆青铜人像十分接近。这说明(     
A.青铜器文明开始于古蜀B.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C.古代蜀地文明特色鲜明D.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三峡地区考古出土了大量并有其自身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从器形看,有猪嘴形、蘑菇形等当地动植物特点的器物;从纹饰上看,有绳纹、山字形纹、谷穗纹、鱼形纹、水波纹等。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A.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B.手工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C.陶器种类多样技术先进D.生产生活蕴含审美情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济(1896—1979)又名李济之,湖北钟祥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始终将考古学视为历史学的分支,认为考古学的责任是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搜集人类历史材料,整理出来,供史学家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真实可靠的历史,最终推动健全的民族意识形成。针对上古史研究文字记录严重不足的状况,李济认为应关注地质、气象、古生物、人类文化遗址、民族学、人类体质学等各涉及多门学科的资料。他主张采取比较法,做到中国与外国比,国内各区域相互比,“比较各处的事实”“认识各处实物的真正价值”。他赞成在考古资料收录方面应详细记载出土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的做法,认为这体现了史学家求真的态度与素养,此外还要保持有控制的想象力。

——摘编自杨天通《考古和人类学视野下的古史重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济的学术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考古学对史学研究的价值。
4 .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出土的一件蜡染棉制品,图案是中亚、西亚地区的神祇——伊什塔尔女神,而其头后背光处印有印度文化因素;吐鲁番曾出土了北朝至隋唐时期以点蜡作纹的培缬(一种丝织品)产品。这些发现(     
A.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传播B.说明印度文明影响广泛
C.证实了新疆是我国疆土D.表明丝路文化多元共生
5 . 有学者认为,常州淹城基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周王城图而设计,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记载吻合,是春秋时期的淹君驻地。城池由三城三河相套而成,每座城都有护城河,三城间水路相连,在内城河中先后出土了四条独木舟。这反映出当时( )
A.皇权至上观念逐渐形成B.儒家思想指导城市建设
C.城池规划兼顾实用原则D.江南手工业的繁荣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