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7—2020年,中国开办了“阿富汗珍宝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成功举办“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并积极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用好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制度性权利,与各国共搭共建文物返还与追索新秩序;截至2022年,我国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0多个国家开展了40余项联合考古项目。这体现了(     )
A.世界遗产保护形成了共识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
C.世界遗产面临巨大的挑战D.中国引领了世界遗产保护
2 . 宋代并非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它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但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仍然有许多新成就与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江岸之船甚夥(多),初非一色:海舶、大舰、网艇、大小船只、公私浙江渔捕等渡船、买卖客船,皆泊于江岸。盖杭城众大之区,客贩最多,兼仕宦往来,皆聚于此耳。

——摘自(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

材料二   “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近年来,随着“南海丨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的推进,沉船中的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等大批精品文物出水。“南海1号”沉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还在于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历史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崔勇《中国“南海丨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等

材料三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宋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辩证关系。
3 . 有传统观点认为“中国水稻是由南亚传来的”。1979年考古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出土了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驳斥了这一观点,并丰富了对世界稻作农业历史的研究。这说明(     
A.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B.黄河中上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
C.中国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D.考古发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4 . 2007~2008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的马家塬战国墓出土了八枚人面形金饰,这些金饰用金片捶揲而成。人面高鼻深眼,胡须上翘,头戴尖顶帽,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如图)。考古资料显示,此墓当为战国晚期西戎首领的墓葬,此外墓中还出土了玻璃珠、蜻蜓眼等西方输入的器物。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说明战国时期古代丝绸之路雏形初现
C.侧面反映西北地区中外贸易频繁D.印证了中西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
2024-01-1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商朝的文字并非主要刻在甲骨上,而是直接用毛笔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因为殷墟的少量甲骨卜辞和玉器上,都发现过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这表明(     
A.只有发现新史料才能破解历史难题B.历史解释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C.出土文献能够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D.考古发掘推动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
2024-01-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装佩挂缀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7 . 2022年12月14日,成都考古中心首次展示了一批重要的秦简。这批260余片秦简出土自位于成都旧城中心地带的字库街遗址,经学者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期间。据此可知,这批秦简的出土(       
A.考古比文献更可靠B.成都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经济管理异常严格D.有利于成都的考古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后汉书》记载,纸由东汉蔡伦初创。但在一些西汉遗址出土了纸,如:新疆罗布淖尔地区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的纸、灞桥纸等,这些纸张的出土让人们对蔡伦初创造纸术产生了怀疑。这说明(       )
A.考古发掘丰富历史研究B.纸在西汉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D.纸由蔡伦初创属于虚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10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发现中晚商时期的赵窑聚落遗址,这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含铜、石、骨角、蚌、陶等。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B墓葬出土的铜戈和遗址陶器上再次发现“↑”符号。对外军事斗争成为该聚落的主要职能
C在五号房址的前室东壁北部有一半圆形壁炉,壁炉直径0.8米。该壁炉经红烧土浅沟进入隔壁内室硬土面下(长期熏烧导致土面硬化)。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一定的采暖技术
D该遗址周边还有一些战国遗存以及少量汉代遗迹。战国和汉代民众注重学习商代的生产生活技巧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