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1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
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
2024-01-11更新 | 536次组卷 | 9卷引用: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田乐”原是日本农民插秧时的祭神歌舞,经传播、提炼发展为中世纪重要的戏剧“能乐”,后又经武士文化人加工,变为武家必赏的高雅艺术。此外,诸如“狂言”“连歌”“袛园祭典”以及“御伽草子”等都存在大同小异的变迁过程。这说明(     
A.民族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众
C.中世纪是日本传统文化复兴时代D.武士阶层在中世纪后期地位提高
3 . 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21-22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二战后,亚洲新兴独立的国家完全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控制
B.二战后,亚洲一些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C.二战后,亚洲民族国家抛弃了西方模式,着力创建本土文化
D.新加坡、马来西亚是亚洲四小龙中最先构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5 . 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指出,“有独立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则,采用汉族语文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学”。这一规定(     
A.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性B.有利于文字的继承发展
C.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D.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2-08-29更新 | 1171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6 . 18世纪中期,“下午茶”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C.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D.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
2021-05-30更新 | 1910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9年,北京地铁建成,出行大大方便,于是手表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计时器;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人们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高铁进站只有15分钟,而对购票和乘车的时间观念要求高,于是,手机不仅代替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还作为购票的工具,因为手机购票更迅速更节省时间。这表明
A.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B.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
C.城市交通线路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
D.现代时间观念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世纪,意大利的美第奇银行开始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它不是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银行,而是由几家合伙公司联合而成,公司间各自独立,有自己的资本、账本和管理;它是国际性的,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和伦敦等地都有分行。这种经营方式
A.加快了工业资本的积累B.使意大利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C.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D.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更加悬殊
2021-04-21更新 | 1975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9 . 在公元前7000一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贾尔莫文明遗址的沉积物中,既发现了大量大麦、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也发现了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还有几个野生动物的骨头;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这可以说明贾尔莫文明(     
A.早期手工业技术高超B.具备了初始国家形态
C.采用旧石器进行生产D.农业生产呈现多元特征
10 . 下表是清代后期福建、广东出国契约华工人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段

总人数

年均

1801-1850年

32万人

6400人

1851-1875年

128万人

5.12万人

A.沿海城市化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C.劳动力跨国流动成为就业新主流D.政府开始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
2023-04-06更新 | 536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