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学者研究中国户籍史的专著目录及概要。

目录概要
第一部分户籍制度的形成与中国封建统一国家的建立战国时期,自耕农阶层广泛出现,商鞅变法确立了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各项国家制度。到秦汉,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加强,通过设计周密的户籍制度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
第二部分户籍制度的发展与封建国家的鼎盛魏晋南北朝,均田制增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户籍制度的基础更加稳固。隋唐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体制已经接近完备,大索貌阅后,户籍制度更加趋向完善细密。
第三部分户籍制度的变异与封建国家的成熟宋代,租佃制充分发展,城市工商业空前繁盛,主、客户成为两大主要户口类别,户籍与赋税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元朝实行了带有民族压迫色彩的户籍政策和世袭的军户、民户和匠户制度等,这些与宋代相比是一种明显的逆转。
第四部分户籍制度的松懈与封建国家的衰落明代通过严刑峻法来实施黄册制度,至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兴起,“一条鞭法”推行,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本脱离,黄册制度逐渐松弛。清代废止黄册制度后,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摊丁入亩”后,户口不再作为征税的依据,户籍最终也永停编审。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材料二   乡村共同体是理解西欧中世纪乡村社会的钥匙,作为精神遗产则穿越了时空,影响深远。中世纪村庄在相当程度上独立管理自己的事务,有自身长期形成的习惯法即村法,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有自身的选举出来的管理人员,而且具有与上级权威机构打交道的合法地位。依照其观念,任何过失都是对共同体的冒犯,因此共同体的成员既是公诉人,又是法官,享有出席法庭并依法裁决的权利。而村头是整个庄园—村庄混合共同体的关键人物,他须经村民选举产生,如遇领主阻挠,村民甚至不惜以集体拒服劳役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坚守自己的权利。村庄共同体以地域而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具有共同理念、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中世纪乡村组织双重结构论》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乡村共同体特有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2024-05-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年来,中国抢抓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发挥理念、制度、应用、数据、市场等方面优势,全面助力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数字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减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说明(     
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B.现代科技孕育新的增长点
C.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视角D.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可知,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A.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B.中央集权体制趋向崩溃
C.贵族政治的持续影响D.国家财政负担日益严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商人的信贷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从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与饮品到较高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等。信贷的这种使用情况不仅得到了中世纪史研究者的普遍认可,更能在不同种类的法庭中得到印证,如普通诉讼法庭、商人法庭等。这些法庭的卷档表明英国商人会以信贷的方式售卖各种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如麦芽酒、面包等基本食物,亚麻布材质的服饰,铁器、马具等生活工具。与此同时,随着工资水平的提升以及物价水平的降低,更多的英国民众能够消费得起较高层次的进口商品。因此,商人也会进口受英国民众欢迎的各种海外商品,如法国以及地中海地区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葡萄酒。来自东方国家的商品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英国人的青睐,以丝绸及其制成品和种类繁多的香料最具代表性。从事国际贸易的大商人在这些商品的贸易活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世纪晚期英国商人商业信贷活动研究》

材料二   1958-1960年,英国对台湾地区的贸易信贷政策历经两次讨论,分别将贸易信贷期限从4年放宽至5年,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从50万(曾默认为75万英镑)提高到100万英镑。英国之所以放宽对台湾地区的贸易信贷政策,一方面是在重商主义传统的影响下,英国有着发展海外贸易的内在诉求;另一方面是台湾市场在美援的帮助下呈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台湾当局而言,英国贸易政策的特殊性在于,英国必须要考虑中国大陆及美国方面的反应。在台海局势紧张之时,政治因素更为重要,经济利益被暂时搁置;当台海局势相对缓和后,经济利益便成为英国主要考虑的方面。在此过程中,英国重商主义传统充分展示了其影响力。

——《试论英国对台湾地区的贸易信贷政策》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进步,英国信贷市场将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信贷机构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客户信用状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英国更加注重绿色信贷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支持环保项目和企业。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信贷市场向绿色和可持续方向转型。普惠金融也是英国信贷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信贷机构将更加注重服务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降低信贷门槛,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率。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国信贷市场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信贷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欧美信贷市场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中世纪英国商业信贷活动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调整对台湾地区贸易信贷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影响英国信贷市场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数据可以客观公正的说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这是抹不去的历史记载,也是不可忘记的轰炸记忆(下列表格数据来源于“重庆大轰炸遗址展史馆”)。对这一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38年—1943年日机轰炸数据
年限日机批数日机架数投炸弹枚数投燃烧弹枚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摧毁房屋栋数摧毁房屋间数
1938111591503723
19395980917864274437497948274012
194019147248190136342325411695522192
19411653218500587524552441566810876
194215000000
194310248126252118099
A.日军轰炸目的是打击敌后战场的抗战信心
B.1938—1941年日军轰炸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C.1942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轰炸次数迅速下降
D.这一数据资料是日军反人道罪的有力证明
2024-05-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巡回法庭所审判罪犯人数

年份犯人数量
1805180923462
1810181430613
1815181958662
1820182465227

——MichaelIgnatieff,AJustMeasureofPain,p.154.数据仅限英格兰与威尔士

材料二   时任内政大臣皮尔在议会下院指出,盗窃犯构成了犯罪阶层的主体。……其二、从地域分布来看。英国工业区或城市郊区的治安形势明显要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因为与乡村相比,城市中的传统礼俗和道德规范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受到更大冲击。其三、19世纪英国诉讼费用的降低、新警察制度的建立、执法效率的提高都会使起诉案件的数量比18世纪有大量增加。

注:法院判决定罪才能称之为罪犯。

——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犯罪问题及其社会成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英国犯罪问题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材料三   城市化初期,普遍存在对涌入城市的劳动力的残酷剥削,工人在恶劣环境里超时工作,没有社会保障。在汽车时代,治理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成为英国城市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两百年,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例如英国1834年颁布的新版《济贫法》,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19世纪后期,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20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城市病”。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解决“城市病”的举措,并分析其特点。
2024-04-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根据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可知,此时英国对外贸易实行(     
英国贸易部发布的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单位:万英镑)
自……进口出口至……
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
外国39045.935922.592.0%24491.99296.438.0%
殖民地11317.810100.689.2%10262.63588.335.0%
A.新自由主义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D.自由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对1913年以前我国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名人员构成进行统计,其中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这体现了当时我国(     
A.民族工业发展加快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多阶层推动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