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56 道试题
1 . 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基帛书。秦汉时期文献出土(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2 . 有学者认为,拜占庭帝国7—8世纪的转型,源于固守古罗马帝国传统导致多个领域出现困境。《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是“最后一位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恢复罗马帝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是彰显罗马帝国和皇帝威权的宣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体现转型过程中统治者的应对策略B.对欧洲的法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C.彰显基督教文化对拜占庭帝国影响D.旨在对原有罗马法体系继承与完善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3 . 有日本学者认为,“(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礼教文化政治的目的是,按照儒教的政治理想教化人民,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反映了(     )
A.日本对儒教全盘吸收B.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中日文化的深度关联D.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
4 . 十六国时期前赵统治者刘渊曾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后赵创立者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传说黄帝时期有人“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支)”,以“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夏朝后期有很多王以日干为名;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干支象形,商王也多用天干为代号。这说明(       
A.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有初步认知B.古代君主重视记录物候气象变迁
C.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发展一脉相承D.生肖与星座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
6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A.家国一体B.天下为公C.民本思想D.天人合一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认为民权、主权这些权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是由贵族政权所赋予的。他否定卢梭的“公共意志”,摒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念,将自己视为人民主权的化身。米兰达意在(       
A.强化民族国家意识B.构建民主共和框架下政体
C.消弭民众反抗情绪D.对启蒙思想的本土化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一方面,希腊文化随着马其顿军队的征服传播到东方,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也得以传入希腊及欧洲其他地区,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材料旨在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B.助力了希腊文化远播亚非
C.助推了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融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趋同化
10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