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6 道试题
1 . 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撰写了一篇有关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论文,受到法王路易十六的关注,在宫廷宴中烹调了二十多道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佳肴,并致力于马铃薯的食用推广。

——摘自《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   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记载 “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作物,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奉节县志》)。“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 (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宜都县志》)。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Herman Lay) 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乐事(Lay’s)”几乎成为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薯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摘自《丝路小史》

(1)依据材料一、二,请概括三峡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马铃薯自动削皮机”的发明是建立在美国已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当时 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应用。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蒸汽技术B.电力技术
C.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D.生物技术
(3)结合材料,概括马铃薯的推广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历史。
(4)合材料,你如何看待麦克尼尔“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观点?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古巴比伦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献有大量关于借贷的记载,借贷一般分为实物和金银两类,官定利息,金银为20%,实物为33%。其中,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民事成文法较好地处理了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平衡,加大对高利贷的打击,严格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政权(     
A.重视维护商业活动秩序B.禁止民间商品交易行为
C.制定法律调整人身关系D.规范经营拓展商业领域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密市职教中心职普融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一度影响到人们的仕途和婚姻。郑樵在《通志》中记载:“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当时谱牒备受重视的制度因素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
2024-05-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辽史》记载:“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从中可以看出辽朝的职官设置(     
A.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B.采用宋朝的行政架构
C.削弱了契丹族的地位D.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异
5 . 下面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洪武五年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
○洪武十三年七月,倭夷寇劫广州府东莞等县。
○洪武十四年七月,己巳(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八月,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A.打击走私活动B.封锁日本经济C.限制海外贸易D.防御倭寇骚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的记载(部分)。由此可知,当时(     

卷四六《陈宠传》

和帝时,“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卷六一《左雄传》

安帝时,冀州“多豪族,好请托”,“贪滑二千石”多“与交通”

卷五一《陈龟传》

顺帝时,“三辅强豪之族,多侵枉小民”

卷六七《党锢苑康传》

桓帝时,“太山……郡内豪姓多不法……夺人田宅”
A.社会矛盾尖锐B.中央集权加强
C.党锢之祸严重D.宦官外戚专权
2024-02-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该段文字记载出自(     
A.《齐民要术》B.《金刚经》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
2024-02-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清史稿》记载:“逮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京,两宫西狩。忧时之士,咸谓非取法欧、美,不足以图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联军”是指英法联军B.“图强”是指戊戌维新
C.取法欧美主要是学技术D.这一变故推动清末新政
2024-02-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的“中国”意指(     
A.主权国家B.普天之下C.邦联国家D.国之中央
10 .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由帝王的近侍臣工负责记录,名义上连皇帝本人都不得索阅。康熙曾要求起居注官给自己保留一点私人空间。后直接将起居注衙门裁去。这表明当时(     
A.君权受到有效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
C.君主重视治史传统D.中枢机构异化
2024-02-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