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9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燕国凭借地理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或植五谷、果蔬、桑麻,或畜牧、渔猎等,推进农业的多样化经营。燕国此举(       
A.促使土地制度发生变动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C.破坏了其农业生态环境D.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
2024-05-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191811月下旬,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院组织学生组建临时通俗讲演团,开展讲演活动,讲演团的讲演主题有《欧战之结局》《大中华之国运》《世界和平之幸福》《协约胜利之公理》《今后之中华国民》《青年团之预告》《劝用国货》等。这次讲演活动(       
A.折射出民族工业迎来新机遇B.说明反帝运动正在酝酿
C.表明关注时事成为国人共识D.有助于国民思想的解放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学徒制,是在生产现场培训技术工人的一种培训制度。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清末从中央到地方办起了一大批官管的工艺局、所、厂。其任务是讲求制造,提倡工艺,一面工作,一面授徒。许多地方设立工艺所、厂,请工师,收艺徒,发展本地手工业。一些工艺局和工艺传习所招募大批失业人员,并对传统的学徒制进行了改革,学徒期从几个月到几年。工艺局、所的工种设置,一般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既有技术简单的,也有技术比较复杂的。此外,对学徒培训的内容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在坚持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前提下,兼采西法,授以普通教育。

——摘编自栾炳文《清末工艺局对学徒制的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末学徒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学徒制改革的意义。
2024-05-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贞观九年,波斯景教(基督教派)信徒阿罗本来到长安,要求设寺传教。三年后,唐太宗诏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景教“元妙无为,生成立要,济物利人,宜行天 下”,同意了阿罗本的请求。由此可推知,当时(     
A.唐朝崇尚各宗教平等B.道教对统治者的影响较深
C.基督教实现了中国化D.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实行了监狱改革并成功收回了领事裁判权,这大大地鼓舞了清政府,因为西方各国拒绝清政府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借口就是中国司法黑暗和监狱制度腐朽,前往日本考察的清政府官员也大力推行监狱改革。因此向来不受重视的监狱改革运动,也成为晚清新政在司法领域改革的一个亮点。1910年,清政府借鉴了西方国家监狱法律制度的体系,制定了《大清监狱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监狱律命名的单行监狱法草案,虽然没有付诸于实践,但对于民国时期监狱制度有借鉴作用。晚清政府在财政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建立了监狱管理人才学堂,注重改善犯人生活条件,还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但不少地方大员深受传统监狱观念的影响,对监狱改革敷衍了事,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摘编自唐勤《晚清的狱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狱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狱制改革。
2024-05-23更新 | 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季(即清末)以前,谈及宋朝学界常以“积弱不振”来概括。这与“积贫积弱”存在本质区别,其一,“积弱不振”更多偏向宋朝“积弱”,比如王夫之甚至认为宋朝的忧患有弱无贫;其二,更多侧重主观政论而非客观史评,比如古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恶语相向,以致人们将其视为奸邪小人。与前人相比,梁启超共有两大突破:第一,在评论宋朝的国衰兵弱时,兼顾评议宋朝的国贫民穷。第二,在谈论自家的主观政见时,立足讲说宋代的客观史事。从此,学界开始摆脱儒教史观中君臣之分与正邪之辨的束缚。积贫积弱论的定型,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后来该论因邓广铭师徒的播扬而备受全国学界青睐。改革开放后,宋朝形象从积贫积弱论向登峰造极论迈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转型只是趋势,目前尚未彻底完成。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宋代形象评价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罗马首次出现独裁官(又称人民长官)。“独裁官是在发生特殊危急情况时任命的,尤其是为了适应战争和制止动乱的需要。”由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由抽签决定其中一人来推举任命,在完成了特定的任务之后必须自动卸职,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任期都不能超过6个月。古罗马的这一政治设计旨在(     
A.确保共和国的安全与稳定B.削弱公民法形式主义倾向
C.缓和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限制传统贵族的政治特权
2024-05-23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时,把“神召”一词译为“职业”“天职”,从而使原来的“神的召唤”含有了对世俗日常行为的肯定评价。要求每个市镇都应设立一般的国民学校,开设阅读、书写、体格训练、唱歌及宗教等科目,并授以职业或家政的实习教导。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说明(     
A.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严重的对立B.新教伦理成为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C.人文主义的影响扩展至社会层面D.西欧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已被打破
2024-05-23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承诺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的融资,并将IMF资金规模由2500亿美元增加至7500亿美元。此外,还将向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的支持。当时二十国集团的这些措施意在(     
A.通过增强资本要素流动刺激经济发展B.促进全球治理机制进一步改善
C.扩大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交汇点D.拓展经济组织内部的合作方式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梁启超指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但认为实施民权的第一步是要先变君主专制为君民共治,“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梁启超的这一思想反映了(     
A.对传统的离异与回归的矛盾心态B.变革的初衷与政治局势发展相悖
C.维新派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支持D.立宪派人士的政治倾向渐趋理性
2024-05-23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