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中央官学中规格最高的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从唐朝的三品降到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不少基层官僚的子弟以及寒素子弟也进入国子监听读。宋朝的法律一般禁止工商业者本人应举做官,但其中的“奇才异行者”也可参加科举考试,并允许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对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宋朝出台给太学生增发伙食补助、允许贫困太学生在校留宿等政策。宋代教育虽然逐渐“平民化”,但也远未达到区域尤其是城乡协调。

——摘编自周宝荣《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了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任职期间,蔡元培先后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和《对于教育宗旨之说明》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此乃他为民国教育提出的“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职后,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子监”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教育平民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并阐述其意义。结合所学,指出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传统“天下观”“大一统”“夷夏观”及“羁縻”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王朝多依据国力强弱、边疆形势而采取不同的边疆治理政策。总体上看,这些治边政策各有特点,同时存在着前后相继,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终结果则是边疆治理方式的不断“内地化”和边疆地区最终和内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相关阐述。(要求:观点准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晰。)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推行之初,党内外很多人都质疑:恢复市场、商品自由贸易等措施,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会不会冲击社会主义?列宁清醒地意识到存在这样的危险,他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主要是:(1)国家掌握土地;(2)也掌握生产资料方面的一切命脉(运输等等);(3)小生产领域中的贸易自由;(4)在吸收私人资本(租让和合营公司)意义上的国家资本主义。

——摘自刘军等《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三大误读与正解》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宏伟的五年计划。欧洲大多数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要失败的。然而,30年代初期,大多数观察家意识到,改变前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的剧变是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和制度的挑战,并且似乎表明了它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甚至部分追求进步的人们,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回应党内相关质疑的依据,并简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士对“苏联模式”态度转变的原因。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中世纪大事记

1020年,西班牙城市莱昂首次获取城市自治特许状。

1057年,米兰市民武装起义,反对作为城市领主的大主教。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向教皇“忏悔罪过”。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096年,英国牛津大学成立。

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向城市领主购买了城市自治权。

1171年,意大利设立威尼斯银行,从事存、放款业务。

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列那狐传奇》完成,欧洲城市文学发展。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教皇克莱蒙五世公开发行花钱就能得到的“赎罪券”。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中世纪的阶段特征。(要求: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述,表述成文。)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5 . 新兴经济体是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词。“金砖四国”“基础四国”“新钻十一国”等这些新词所指的国家都是与新兴经济体有关的发展中国家。据此推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A.实现了南北经济合作B.加速了多极化发展方向
C.改变了世界经济中心D.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6 . 1822—1823年,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革命。1823年12月,美国发表国情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它们(美洲地区)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是不可能的”。据此可知,当时美国旨在(       
A.加强对拉丁美洲的控制B.推动拉丁美洲改革
C.支持拉丁美洲国家独立D.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图为18世纪初至1860年前后英国的原棉进口量数据图,出现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濒于解体B.全球联系的逐步建立
C.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世纪时,西欧社会下层往往认为教育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不愿意去为了受教育而占用劳作时间。然而,16世纪以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受教育的阶层扩大了。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高涨B.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教育平民化的趋势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041年波希米亚的公爵成为德意志国王亨利三世的封臣,所做的效忠宣誓是:“他向国王宣誓,将像封臣效忠于封君一样效忠于国王,以他的一切朋友为友,一切敌人为敌。”但是,封臣的服役期限一般是40天,若到期,封臣可以自行离开。这反映了(       
A.封臣拥有绝对的政治自由权B.封君封臣制度加强了国王权力
C.封君对封臣具有极强依赖性D.封君与封臣的义务具有相对性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10 . 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城邦的治理以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为依归。处理私人争端时,按照法律,人人平等。一个公民只要有才能就会受到关注……而且,一个人尽管缺乏禀赋却能为城邦服务,他不会因贫穷而受到阻碍。”这反映了雅典政治(       
A.为多数人服务的原则B.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C.侧重个体的能力培养D.缩小了公民贫富差距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