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周时,诸侯国城内居民“国人”是侯的同族,属统治阶层;城外居民“野人”一般是原住民,是被统治者,“国人”“野人”严格区分。春秋战国时期,二者都要服兵役、纳租税,成为诸侯国的编户齐民。这一变化(       
A.促进了华夏认同
B.促成了户籍制度的完备
C.巩固了礼乐制度
D.提高了国家的组织能力
2024-04-1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1—1945年,毛泽东号召抗日根据地的军政各力量都要“自力更生”,开展生产活动,并要求党员积极“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巩固工农红色革命政权
C.缓解抗日根据地的困难
D.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
2024-03-24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表,它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教育机构所设学科
1862年京师同文馆语文、推算、格致、制器之学
1874年格致书院天文、算学、医学、制造、化学、兵器、地质
1898年京师大学堂经学、文学、法政、商学、农学、格致等
A.学校教育占据教育主导地位B.教育渗透西方大学教育制度
C.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式微D.通过教育增强了国家实力
2024-04-16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朱熹强调“正统”,认为“《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伯而已”,故他推崇秦、汉、晋、隋、唐等王朝。据此可知,朱熹(       
A.在前代基础上发展了儒学
B.意在批判朝廷软弱无能
C.有意为南宋做合法性辩护
D.极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024-04-16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至18世纪,英国的治安法官通过厘定工资表详细规定农业工人、工匠、仆人等劳工的最高或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英国在1650—1659年由治安法官颁布的厘定工资表数量为97份,1700—176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71份,1760—1800年间每十年中厘定工资表的平均数量是24份。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学说影响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社会保障体系破坏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1员、大省间通融互补2员外,其余省各1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2024-06-1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朝前期,人口流动的主要走向是由经济发达区到落后区、稠密区到稀疏区、内地到边疆、平原到山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旧有经济结构的制约B.中央政府政策的调控
C.边疆地区治理的完善D.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2024-04-1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东汉后期,巴郡太守但望上疏,请求分巴郡为二,主要理由为:辖区较广,自西汉中期后未曾变化,而人口的增加、产业的兴盛等因素,加大了管理难度。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豪强势力急剧膨胀
B.区域经济格局有所改变
C.地方官员治理能力低下
D.边疆地区治理难度较大
2024-04-1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81—1984年,美国接纳难民近40万人,其中90%以上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东亚,来自非洲及美国盟国的却很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距离影响移民的区位选择
B.非洲获得了独立和发展
C.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流动
D.美国顽固坚持冷战思维
2024-04-16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59年,王韬认为“男女并嗣”“君民同治”是“西国政之大谬”。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则声称“君民共治……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说明王韬(       
A.认同西方主权在民原则
B.政治认识得到不断深化
C.转向支持戊戌变法运动
D.推动洋务思潮走向成熟
2024-04-1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