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学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帮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材料四 “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材料五     新中国60多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4)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浠水县实验高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国家治理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在中国本土法文化的土壤中诞生的中国古代监察法制。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御史府,御史大夫参议国之大政,主要职掌察举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行为,纠举和弹劾违法犯罪……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一名监察官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官秩不过六百石,但巡察代表中央,可以监察二千石地方长吏和豪强势力。

唐朝在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朝以“道”为监察区……临时派出监察御史,其有奉敕特使的性质,或者定期巡视。

为了巩固皇权,明朝洪武年间,废御史台三院制为都察院一院制,使监察权力更加集中……全国十三道监察区每道设置监察御史,在组织系统上监察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却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不经都察院,只对皇帝负责。

清袭明制,都察院仍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清朝的封疆大吏总督和巡抚办构成地方监察机构,这些封疆大吏不仅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事行政司法大权,同时兼有监察地方之权。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健全议会监察职能。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比较,英国近代监察制度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今天中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2019-05-21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学界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存在诸多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简又文是少数在战乱时期就对太平天国历史进行过深入、广泛学术研究的学者,1949年以后移居香港,后移居海外。他认为:“客观上”“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太平军三次攻破扬州,使“扬州因死尸堆积如山,不堪其臭……官军埋尸,有一二里之长。”占领南京后,“有仓卒路遇者俱被杀,城初破,尸横街巷皆满。”太平军“每至一处,即肆意掳掠,必招本地无赖为眼目,就富家大小,以次搜索。有预为埋藏者,亦十不免一。”太平军攻湖州,“其田之无水者,则稻子早被贼割去,居民处无以为食”。

——摘编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材料二   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代宗师罗尔纲先生认为:“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位学者的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同为太平天国史的专家,为何得出的观点迥然不同?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看法,我们该怎么办?谈谈你的建议。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80年代以来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国际局势缓和,中国“改革开放”启动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与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内涵;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确立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目标”确立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2)上表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5 . 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极为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元行省)……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秦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分析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对行省制度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根据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019-01-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目标”确立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2)上表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18-12-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的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国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1941.11)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张君劢认为(钱穆)“既论传统政治,不先明辨主题之君主之性质,乃以宰相等制充塞其间,此乃忽略主题之重要性,不合于逻辑者方法者”……在中西交通后,与其求彼此之特殊,不如求彼此之会通,应以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中西政治同、异之处,而不能以相异之处来拒绝使用现代学术方法而自处世界潮流之外……“吾读钱著深入有所感者,其书名曰'传统政治',意在探讨旧历史之真相,然其衷心所崇拜者,实为现代西方政治.其称宰相为副皇帝者,以西方责任内阁总理为背景者也;其称士人政府为平民政府者,以现代人民参政为背景者也。”……“钱著之传统政治,非历史学也,乃政治学也”……“钱氏胸中先有成见,乃采其合于己者,作为历史之真相”。

——邓丽兰《张君劢与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之论争》

材料三   1996年,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在讲授《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时,曾经分析过我国历史上政权结构和主要制度在产生和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点。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对此也有同感。他在讲稿中专门谈论过“为什么独有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五千年”的道理。

——《从钱穆的国史观谈中国古代史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1)根据上述概括张君劢批评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看法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9 . 法治建设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不同国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依法治国、最终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正义观是“崇公抑私”,最终会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是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美国的宪法来源于古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的观念,来源于英国近代的普通法传统。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在洛克分权思想指导下,最终美国建立起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分权机制,既能有效的防止专制,又保障了中央政府的强大。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蕴含的基本精神。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先秦法家与罗马法在“正义”标准和民众“权利”上的差异。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分权机制”的内容。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法治建设的认识。

2018-12-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孝感一中、应城一中等重点高中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市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市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市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市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