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冷战结束后,一些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反映出(     
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
C.美国力量仍一超独大D.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2023-07-13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3 世界现代史(纲要下第7~9单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道光帝说:“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从此通商,永相和好。”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指出,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对其“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的种种非分要求,“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自斥之”。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田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统治者外交理念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材料二:1919127日,顾维钩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摘编自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对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的态度,这引发了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毛泽东矛盾学说以其辩证思维超越了“求中”或“求异”的单一思维,其“求同存异”外交思想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实现条件,指导了新中国外交实践。

——王建:《试论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与实践》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有哪些处交实践。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家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
2023-02-26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3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武装起义为革命的斗争方式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理论
③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④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4 .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
A.打开中国门户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获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2021-08-27更新 | 57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确提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此内容出自(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 . 有学者认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要求扩大在华资本输出D.迫切希望在中国利益均沾
7 . 读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各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
2021-01-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8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请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4)中央音像出版社准备发行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图六、图七、图八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新中国外交成就被选入其中,你认为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外交特点的标题应该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镰”“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网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5)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读后会有哪些感慨?
2021-01-1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9 . 有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该学者(  )
A.掩饰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认为战争爆发有偶然性
C.旨在批评清政府的落后D.揭示了中国战败的必然
2020-09-10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从当时的形势看,新的人民革命正在酝酿。而英国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阻碍,一旦出现新的人民革命,虽然可以解决詹姆士二世统治的问题,但将会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和动荡,危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材料意在说明
A.宫廷政变方式的明智性B.“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权力来源
C.“光荣革命”具有不彻底性D.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