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中国曾是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前列的东方文明古国,在近代却遭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结合如图和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块被割占的领土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回归了祖国?
(3)仔细观察如图,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与第一次相比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图中的台湾岛在什么时候、被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最早提出了什么构想?
2021-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图1中国领导人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2中国领导人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图3中国领导人会见美国总统布什

结合图片资料和所学回答:
(1)建国初期,中国政府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2)上面三幅反映中国重大外交场景中的中国领导人分别是谁?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性成就有哪些?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要的调整。反对        和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        政策。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
2021-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1)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

历史上,关于科举取士的原则有两种观点。有人主张“逐路(地方行政区划)取人”,有人主张“惟才是择”。明代的科举制划分了“南榜”“北榜”“中榜(安徽及西南诸省)”,分别占录取总额的55%、35010和10%;政府还明文规定各地的录取名额,各州县均有一定的配额,即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也会有人才被录取。


(2)根据材料,说明明朝科举取士所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目的。
2020-05-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下列三幅“握手”图片所反映的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握手,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③图3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握手,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5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强化血缘认同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贵族平等D.加强直接管理
2020-06-08更新 | 68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地方行政体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西周政治形势图 图2 秦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1)分别写出图1、图2所揭示的西周和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概述后者较之前者的突出作用。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为解决此制度带来的弊端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见如图)



(3)根据图示,在③空格内,填写“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的基础性制度。
(4)以汉至唐的史实为据,分别论述②和③的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大厦”的。
2020-11-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九品中正制的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察举制的选拔机制已经日臻完备
8 .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军事失败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原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文中的军事失败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9-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历史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如图反映了这一点。



根据材料,请先在上图所示四个历史事件(①——④)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然后解释这些历史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史论结合,解释合理。)

2020-05-21更新 | 228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洪仁玕依据自己在香港等地的所见所闻,完成《资政新篇》。该书末尾写道“恭录所窥见之治法,为前古罕有者”。下列主张最有可能出自《资政新篇》的是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C.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D.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