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4 道试题
1 .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A.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D.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023-03-01更新 | 236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者以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     
A.城邦至上的原则B.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
C.民众的尚武精神D.公民身份限制被打破
3 . 如表为1933年中央苏区部分商品进出口的关税税率表。据此可知,苏区关税征收在当时(        
出口货物进口货物
货物税率货物税率
3%西药3%
3%50%
家禽5%洋参100%
30%免税
米谷50%免税
注:此处关税指中央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贸易中需向苏区缴纳的税种。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
C.保障了战略物资的供应D.旨在增加苏区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3月21日,中共《救国时报》发表纪念巴黎公社66周年的评论。评论认为,公社是法国切有民族意识的优秀分子的结合,特别是巴黎工人作为骨干,才能团结巴黎市民“齐起为保卫祖国面奋斗”。“这种为民主共和而奋斗的英勇精神,应当使今日我国为继续孙中山先生遗志”而奋斗的一切爱国的中国人所纪念、奋起。该评论意在(     
A.发动群众完成国民革命B.号召人民支援土地革命
C.效法巴黎工人建立政权D.动员社会各界抗日救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4世纪后期,雅典战神山议事会虽然逐步介入司法事务,但重大政治案件都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终审,包括公民大会所通过的对官员的指控案件及其判决法令,都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最终判决才能生效。这说明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司法独立得到保障
C.权力监督体系完整D.职责分配较为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荆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俾斯麦在1868年5月说:“德意志若还能够在19世纪达成自己的民族目标,那在我眼中将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假如它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即可实现,那就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事件。”这说明此时的德意志(     
A.邦国矛盾激化B.工业发展迅猛C.国际竞争落败D.民族意识高涨
2023-01-29更新 | 661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2023-01-29更新 | 81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方管理方面,(北宋)初设诸路转运使监管地方财政,兼及行政监察,号为“监司”。但以后又增设多种名目的路级监司:提点刑狱司主管司法,提举常平司主管仓储,安抚使司主管军事、治安,合称“四监司”。他们互不统属,路之辖境划分不尽相同,或虽相同而治所未必一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加强地方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实行督抚制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A.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理念初步践行
C.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2023-01-22更新 | 9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