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说:“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 积聚,也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从这时起,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   和存在理由’。”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
C.资本主义兴起的血腥性D.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
2024-05-28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2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 . 公元前416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精疲力竭。为此政治领袖尼基亚斯主和,亚基比德主战,双方都准备启动陶片放逐法一决高下。不料,一个平民小人物许佩玻洛斯跳出来挑动群众反对他们两个。尼基亚斯和亚基比德都觉察到了危险,于是进行协商两派联合,结果许佩玻洛斯被放逐。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A.本质上是党派斗争的工具B.背离了民主形式
C.制定初衷是预防僭主政治D.后期出现了异化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这一状况(     
A.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B.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
C.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D.表明议会实际控制政府
2024-04-19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中鲜明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报告原文中关于“转折点”论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蒋介石实行币制改革,金圆券贬值比法币还快
B.国民党区域的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
C.蒋介石已经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
D.蒋介石情况今年很严重了,而我们搞了土地改革
2024-04-15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中国近现代代史(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某战争形势图。此战役(     

A.共产党展开反攻B.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
C.推翻国民党统治D.打破日军“速胜”论
2024-04-09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6 . 1942年4月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和繁荣的适当作用。”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这次战争”指日本挑起的太平洋战争B.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C.“首先站起来”的战斗是指平型关大捷D.美国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评论该战争
2024-04-08更新 | 322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下表中能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西北军务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君主专制D.设于雍正年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威廉三世时期,英国内阁会议讨论的国务涵盖征召军队、建造商船、殖民探险、组织防务、消除民愤、控制收支、对外贸易、铸造钱币、食品供应、战时经济等诸多领域,威廉曾要求“在其出国时不要召开内阁会议”。这反映出当时(     
A.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确立B.责任内阁制有效运作
C.威廉违反了《权利法案》D.国王仍掌握行政实权
9 . 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
10 . 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几个财政法案,限制国王的收入。威廉国王得到的终生享用的收入只及詹姆士二世的一半,完全不敷支出,用当时议会成员埃特里克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了“仅够伙食钱”的困地。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B.议会主权已经确立
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D.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