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中国的几万万农民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一论述
A.冲破了苏俄革命道路的羁绊B.旨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D.有利于农村革命运动的发展
2022-06-02更新 | 64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苏联海军建设长期落后于陆军,以近海防御为主。进入60年代后,苏联大力发展核潜艇和导弹舰。到1970年,形成以下力量对比
美国(单位:艘)苏联(单位:艘)
大型航空母舰330
巡洋舰3325
驱逐舰195100
核动力潜艇9375
常规动力潜艇64320

发生以上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
A.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B.苏联改革成效初显
C.“战略防御计划”出台D.美苏工业实力差距
2022-06-01更新 | 34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3 . 【中共中央驻地的变化】

材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央驻地曾不断迁移。


——据林录《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


近代以来,中共中央驻地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有关中共中央驻地变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分析。(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2-06-0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B.体现了我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
C.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D.表明了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2022-05-31更新 | 119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伯利克里掌权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子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雅典百姓形象地说:伯利克里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据材料可推知
A.伯利克里带头践行民主政治B.雅典城市道路规划十分单一
C.雅典城邦人文精神日渐衰微D.伯利克里不近人情难打交道
2022-05-31更新 | 31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6 . 基层民主建设。

材料一1946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这个文件对整个解放区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明确规定了政权建设中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原则。村(乡)、区、县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阶段,一般都以贫农和农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之后才召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作为村(乡)、区的正式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政府委员会。在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基础上,又召开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府委员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最突出的进展是实行“海选”,即村主任领导人完全由村民提名和选举产生。“海选”是授权机制的一大突破,即村委会干部的权力由本村村民所授予,从机制上保证干部更好地为村民负责和服务。当村主任由指定候选人和上级派定候选人变为村民直接提名和选举村主任后,实际执掌村庄公共权力的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方式——由少数党员选举,受到冲击。为此,在一些地方,村支书实行“两票制”和“两推一选”制,其共同特点是扩大村党支书的民意基础。中央甚至提倡先选村主任,选不上村主任就不要再参加选村支书了。

——摘编自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解放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2022-05-31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共中央曾在某次会议上决定:“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当前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与消灭敌人,配合友军战略作战,保存与扩大自己,争取对敌战争的领导权。”这一决定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适应了中国形势的变化
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D.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2022-05-31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据此可知,当时
A.修宪旨在顺应市场经济需要B.未改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D.法律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美国的《哈勃周刊》和《论坛》都分别撰文,认为“战争确实具有广泛的意义——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这一观点
A.辩证地看待甲午中日战争B.为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
C.激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D.旨在赞扬日本文明先进性
2022-05-31更新 | 59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10 .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发表的这一宣言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缘起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D.推动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