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1 . 【制度的“可视化”】

下图为小楚同学在开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探究学习时,绘制的某一时期君权和相权的受力分析图。


君权和相权的受力分析


请以小楚同学的分析图为范本,围绕中外历史上的某一制度,绘制一幅类似的示意图,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24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2 . 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强调:“我们主张,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B.确立于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C.在国际社会中已被所有国家全部接受D.标志着西方对华遏制与孤立政策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清除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C.推动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复兴探索正确道路D.推翻封建专制,为民主共和制度创造政治前提
2022-05-24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代存在“故地”与“新地”的划分,并采取差别式管理。秦末关东大乱,“新地”皆复为王国,秦将章邯以东郡为根据地镇压起义。西汉初年,天下格局恢复东西对峙局面。汉文帝重新设置东郡,掌握了压制关东诸侯王国的地缘优势,从而保障了汉廷的政治安全。这说明(       
A.分封制的推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B.郡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秦汉时的“新地”全部推行郡县制D.秦汉时的“故地”全部推行分封制
2022-05-24更新 | 1831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大一统”是对理想中的以“天子”为核心的“天下”秩序的高度概括。“大一统”观念是在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服事制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主导着中华大地的人群从分散走向凝聚,不断壮大,“滚雪球”一样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主导着疆域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国”一词,也由最初指称狭小的“王畿”,秦汉以后指称以“郡县”代称的中原地区,也像“滚雪球”一样拓展,最终在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成了多民族国家一清朝的代称。可以说,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的所有政权和人群对“大一统”理想的持续追求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分分合合、人群不断凝聚、疆域持续凝聚拓展,为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中国最终由传统王朝国家发展为近现代主权国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材料二   秦朝以来,“天子(皇帝)”成为“大一统”天下秩序的权力核心。废分封立郡县的举措使“中国”(中原地区)有了凝聚为一体的趋势,不仅使“中国”成为“大一统”观念具体实践的核心区域,而且拥有“中国”并继承和发展“大一统”政治秩序成为评价后世王朝是否为“正统”的基础标准。“大一统”观念诞生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族群中是学界普遍的认识,其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高度评价。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秦、汉、隋、唐、明等为代表的农耕王朝的“大一统”观念依然具有局限性,清朝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曾经对前代的治理思想和实践做过如下评价:“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皇帝可谓点出了农耕王朝“大一统”观念共有的显著弊端,这或许也是北魏、辽、金、元、清等非农耕王朝之所以持续推动多民族国家中国不断发展并最终底定于清代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大龙《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多民族国家中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2022-05-24更新 | 54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东欧国家纷纷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并从人民民主制度走向符合各自国情的民族道路。1989年,东欧国家先后开始向多元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过渡,中国学者称其为“东欧剧变”。下列有关东欧说法正确的是
A.东欧社会主义政治模式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十月革命推动东欧各国全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东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D.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一直完全机械照搬苏联模式
2022-05-24更新 | 89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7 . 无论是罗斯福和杜鲁门,还是美国国务院,都对坚持法国利益的戴高乐十分反感。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除了戴高乐,“我再也想不出一一个更加不可信任的人了”。围绕二战中的军事战略、美国谋求在法国建立军政府.雅尔塔会议、战后对德处理.对苏关系等问题,戴高乐和美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这些冲突的焦点主要在于
A.法国力图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
B.美国反对戴高乐担任法国总统
C.美国力图控制法国以维护其霸主地位
D.法国需要借助美国援助以恢复自身经济
2022-05-24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罗马法传统中,市民法不适用于罗马公民以外的外邦人,因此罗马人专门创设外务裁判官来协助、补充和修正市民法,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与外邦人的商业贸易。外务裁判官每年年初会在罗马的市民广场发布当年的告示,上面写有适用于罗马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外邦人的诉讼程式。这些告示因不断沿袭而固定,古典时期的罗马法学家们称其为裁判官法,而后成为万民法的一部分。后世的罗马法学家们对这些告示进行了大量的评注,最后在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皇帝下令编入《学说汇纂》。据此可以推断出罗马
A.共和国时期市民大会制定了海运和海上贸易法律
B.帝国时期民事纠纷裁定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市民法
C.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未制定统一的海商法
D.第一部民商法律汇编是《学说汇纂》
9 . 有学者认为,股份制这种对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近代中国的根据地经济发展中,同样展示了它的威力和魅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地政府探索采用股份制,制定相应的股票发行政策.发行了一定数量的银行.各类合作社和商业性企业股票。这反映了
A.股份制是根据地的常用经济手段
B.近代中国经济中股份割占重要地位
C.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曾开展金融创新
D.中华苏维埃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22-05-2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考古发现,商代贵族会随葬成套酒器.尤其是高级贵族墓葬中的随葬数量超过容器的一半以上,以觚和爵为核心;而周代贵族不论高低,随葬的酒器种类和数量均大为减少,但炊食器的鼎、簋等则成为最常见的器类。因此,学者们认为,商人重酒器.周人则重食器。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决定因素是
A.商周礼制的不同B.族群观念的变化
C.社会生产力水平D.人们受教育程度
2022-05-24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