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1 . 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实行“红军公田制度”,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公田由代耕队耕种,收获的产品主要用于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有利于
A.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B.武装保卫瑞金苏维埃政权
C.土地革命的顺利实行D.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仁宗时,国子监学生郑獬颇有才气,但在国子监解送优秀生员参加会试时只名列第五。他为此大发牢骚,把自己比作麒麟,把主司比作驽马。后来,郑獬参加殿试,这位主司又担任考官,把一份卷子误认为郑獬所作而加以斥逐。拆封之后,郑獬却以第一名及第。由此可以得出
A.科举改革断绝了考官徇私舞弊之路B.郑獬的及第得益于王安石变法
C.北宋在殿试时实行了糊名考试制度D.取解试时达官贵人可以“公荐”
3 . [妥协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第一次,他们选择了——处死国王;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请来国王;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进口”国王。

——摘编自查尔斯《克伦威尔传》等

材料二:1832年的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之所以如此改革,是因为英国的资产阶级是由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本身与封建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状况最终造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妥协心态。这种心态,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国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在这两难之间,他们选择了妥协,采取保留国王,创立了一种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摘自《英国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人三次选择对应的历史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及英国妥协政治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93年克林顿脱口而出说:“我想念冷战”。随后,有一位美国人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才能使它团结起来。”以上材料表明
A.美国的综合国力还有待提高B.冷战客观上产生了积极作用
C.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团结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优势地位
5 . 《全球趋势报告2040: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指出,“未来二十年,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来源将进一步演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地区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类行为体将依据自身利益,竞相塑造国际体系”。这反映出
A.多极化格局尚在形成中B.国际关系超越意识形态
C.和平共处成为各国共识D.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依存
6 . 北约成立之初,在传阅的文件上,通常盖有“AEO”的橡皮图章,即只准“美国人过目”。它反映了
A.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B.美国逐渐控制了西欧市场
C.国际格局朝制度化方向发展D.北约成为美国的战略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记载,“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结交)中涓(宦官),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凝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以上史料说明
A.明朝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B.明清内阁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C.清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D.清朝内阁有效防止宦官专权
2022-05-26更新 | 105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巴黎公社之后到1905年俄国革命之前的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列宁语)。”列宁的判断主要是着眼于
A.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低谷B.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
C.无产阶级斗争方式变化D.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2022-05-2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所示为1895年和1931年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及占全国的百分比。

地区1895年海关进出口贸易值1931年海关进出口贸易值
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份额(%)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份额(%)
东北54424141.766968740017.0
华北172142815.267453599417.1
上海16883994751.1134480349034.2
长江流域(不含上海)68491872.154050246113.8
华南13179754239.970590880217.9
全国合计330143371100.03935438147100.0

——摘编自茅家琦等《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

材料二 近代中国各区域口岸进出口贸易值在全国贸易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可以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1895-1915年)为界限,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上海常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诸港约占40%。甲午战争以后,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北部的华北和东北、中部的长江流域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到1931年,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的口岸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以及日本在这些区域政治经济势力的迅速增长,是我国港口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吴松弟《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和主要贸易港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变化的成因。
2022-05-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一《安娜法》;1849年,英国议会开始向皇家学会提供财政资助;1850-1851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先后设立自然科学学院、历史学院和道德学院.培养现代知识生产的专业人才;1853年,枢密院教育办公室设立科学与技术部。至此,英国的现代知识生产机制得以形成。可见该机制形成的前提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统一国内外市场的形成
B.国家组织引导、财政支持与科研教学机构设立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工业革命的完成
D.自然科学知识逐步实现专业化与国家的资助
2022-05-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