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据(天工开物)记载,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制瓷器为代表,要经过:澄选高岭土,揉泥……绘底样上彩……进窑的排列、封窑、煨柴、开窑等过程,所谓“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知,明代手工业领域(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程序分工细致专业D.行业分类繁琐低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这种现象(     
A.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B.强化了元的外贸优势地位
C.维护并扩大了大一统国家D.有利于弥合国家间的矛盾
3 . 从秦代到元代,史籍中关于大规模虎患的记载并不多见,而明清时期的有关记载却骤然增多。从区域来看,虎患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新开发的山区。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战乱导致人口南迁
C.百姓环保意识淡薄D.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泰莱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上的“司令”(传号令者)。管带刘步蟾对外人有戒心,不重用泰莱,他因此怀恨在心,于是黄海海战后,他在回忆录中说刘“怯懦”,擅改队行,攻击刘步蟾。但史学家综合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和海军提督丁汝昌报告等所载,并非如泰莱所说。由此可见(     
A.回忆录记载失真,不能成为史料B.记录者的主观性影响了历史叙述
C.时代环境决定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D.确定历史事实须综合多种历史叙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港口城市繁荣。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记载,可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一事也。
②置立榷场于湟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别置蕃市以居来者……使利归于公,货通天下。
③泉南(泉州)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④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贵贱相倾,或倍本数,富人大姓,皆得乘伺缓急,擅开阖敛散之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470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秦简《关市律》中提到“为作务及官府市”,这证明了官营商业的存在;在《金布律》《仓律》等书中都有官府出卖器物、原材料和牲畜的记载,盐、铁更是由官府垄断经营,利润巨大。《汉书·食货志》曾引援董仲舒的说法,商鞅变法后,官府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期在“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官营商业有所削弱,但汉武帝又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东汉把盐、铁统改为各郡国主管,实行“民营官税”,仅仅个别郡仍由官府经营采矿、冶炼和铁器销售,虽然东汉依然存在其他官府手工业部门,但总体上其官营商业的规模已经无法与西汉相比。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茶盐本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盐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经营茶盐,与民争利,实为下下策,不仅获利不比通商多,而且由于“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宋王朝又几次变异茶盐之法,或禁或驰,致使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因此进步的士人主张“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

——摘编自徐红《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西汉中后期强化官营垄断商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商业的发展趋势,并论述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论及茶马贸易,《明史·食货志》中记载:“诸茶场地设茶客司,定税额,陕西二万六千斤有奇,四川一百万斤……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归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以下选项不能从中得出的是(     
A.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B.促进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
C.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D.该贸易本质上是贡赐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晚清《赏奇画报》记录了男女着新式衣装上茶楼品茗,当众牵手遭非议的往事;《时事画报》绘制的“酸儒末路”,描绘了废除科举制时旧文人结伴专程前往官府查看张贴出的公告,“惊骇异常”甚至当街恸哭之状。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思想的深远影响B.陈规陋习受到舆论抨击
C.社会风尚的新旧杂陈D.报刊如实记载社会变迁
2022-05-19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末清初,扬州某士绅曾记载: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骚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及官员,一体乱戴,并无等级矣。这一变化说明
A.四民社会地位趋于相同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C.商品经济冲击礼制观念D.传统价值观念彻底改变
2022-05-1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辽宁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宋代广告发达,其中口头叫卖、吆喝的广告方式(通过编词入曲的方式进行吟唱)在此时发展到更高的一个阶段。据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在暮春时节,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内的街道上“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世,买者纷然”。据此可知,这种广告形式
A.推动商品经济繁荣B.助长社会奢靡的消费风气
C.生动形象影响深远D.标志着广告业的长足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