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2 . 据《太函集》记载,明清时期,新安地区的盐商们注重奢侈享受,他们“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四座尽欢,夜以继日”。此外,官场消费、科场消费和购置田产也是他们消费的重要方向。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风气的全面败坏B.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失效
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D.有助于当地商品经济发展
3 . 据(天工开物)记载,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制瓷器为代表,要经过:澄选高岭土,揉泥……绘底样上彩……进窑的排列、封窑、煨柴、开窑等过程,所谓“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知,明代手工业领域(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程序分工细致专业D.行业分类繁琐低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这种现象(     
A.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B.强化了元的外贸优势地位
C.维护并扩大了大一统国家D.有利于弥合国家间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一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6 . 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典妇功”,掌管“典丝”“典臬(掌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内司服”“缝人”“染人”五个部门,且明文规定编制,如“缝人”部门中相当于工头的“奄”为2名,“女御”8名,有技术的“女工”80名,干粗活的“奚”30名。这一记载反映了周代(     
A.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B.纺织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大
C.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D.手工业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城市的新增人口,为城镇消费经济增添了新的成份,推动了消费的大众化。从地方文献记载中,我们经常可看到城镇中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正在向原有的消费阶层挑战,“服饰器用竞相僭越,士庶无别”“自明末迄今,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绮,倡优贱婢以为常服,莫之怪也”。消费主体的扩大,推动某些消费品的大众化,价格趋贱,例如制袍服的姑绒,明时每匹价值百两,康熙时降到一二十两,次者七八分一尺,下者五六分。但是,小小缝隙不足以使旧社会的大厦倾覆,在明清江南,谈不上“市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抗,沉重的传统黑箱仍然紧锁。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清末,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新时装,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此,各地又追随上海。传统马褂出现变异,“至季年,马褂不过尺四五寸半,臂不过尺二三寸,且仿洋装,制如其体”。嘉定东南部“因临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宝山县则种洋葱。随之而来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简表

时间主要内容
1949年—1978消费档次较低,自制服装较多,理性消费,追求蔽体取暖,政治色彩浓厚。
1979年—1992化纤及其他布料需求上升,成衣消费有所增加,盲目追求潮流,消费趋同,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1993年以来纯棉制品成新宠,成衣消费盛行,追求个性,衣着消费多样化,衣着档次大幅度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据朱高林《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江南城镇消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镇消费经济的新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8 . 周人记载,其先祖弃“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这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广泛使用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C.农业管理相对完备D.农业生产已受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嘉庆《增城县志》记载,在永佃制下,佃田“以永远为期,硗瘠之土,一经承佃,辄不惜工费以渔利,而田主莫能去其盈”。这说明永佃制
A.为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奠基B.推动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不利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巩固D.加速荒芜土地资源的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