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这些高校课程的调整(     
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B.标志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形成
C.成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思想基础
D.推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22-09-08更新 | 27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319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6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甲骨文形体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发展为金文后,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即要“心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中国文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B.早期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发展
C.儒家重德尚贤观点影响深远D.心理认同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从波斯传入的舞蹈《浑脱》经艺人与中国剑舞结合面成《剑器淫脱》,舞罪家公孙大娘撞此舞,一时“观者如山”,杜甫大为赞赏之余留下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由此可知(     
A.唐代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B.实现了各类艺术形式的融合
C.具有开放而自信的气度D.体现了社会奢华享乐的景象
2022-08-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为英国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有利条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英国的学校数量大大增加了,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的大众化开始形成。

——摘编自张泰山、汪建武《英国工业革命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2010年,中国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小学净入学率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5%,整体水平超过中上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6.5%,高校在学总规模3105万,已跃居世界首位。在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同步发展。目前,中国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摘编自袁贵仁《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表现。
2022-08-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六县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造成了文化断层B.推动思想的启蒙
C.促进了史学产生D.承续了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96年8月9日,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时务报》发行一-年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3000多份增加到1.2万份,最高达1.7万份。《时务报》的创刊与发行(     
A.开创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先例B.有助于读者了解国家的重要大事
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D.使维新思想传播仅限于南方各省
9 . 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     
A.使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一定保障
C.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D.着眼于完善新中国的教育结构
2022-08-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论语·子张》载,孔子明确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士人学成之后,就应该做官,去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     
A.得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推崇B.打破了诸侯国间的隔绝状态
C.体现了儒者的责任担当意识D.加速了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