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有很强的消极影响。儒家的教育思想长期在封建社会教育中占主要位置,知识分子为了考取功名只会一心只读圣贤书,将自己变成儒家学派的继承者。科学技术在儒家的眼中是属于雕虫小技,到了明清,这种忽视科学技术的情况更为显著。整个的社会都沉浸在四书五经伦理纲常的氛围中,完全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儒家的思想是重视传统和继承,忌讳批判和创新。从汉代以来,统治者将所有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全部整齐划一教条化,这种单一的大一统思想严重遏止了思想的个性化,扼杀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阻碍了中国古代学者提出创新的学术观点。

——张馨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官本位的价值层面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主体是“工”的局面。但是处于“官上层”的统治者也需要掌握技术的工为之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工”主要集中于“官府”的局面。在中国古代,凡有一技之长,且为官府所需者均须无条件地为统治者服务。 这样,就有利于古代中国技术的培养和交流,使得综合型技术得以可能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而且由于古代许多科学技术被纳入国家生活之中,这就形成了初始的科技组织与管理形式。这对当时的科技进步是有益的。而“工匠”在千千万万次的科技实践中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即使对自身经验有总结,但他们无法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使之在社会中广为流传。

——艾凉琼《论官本位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官本位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8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董仲舒故里河北衡水召开。历史学者安作璋认为:“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历史学者冯天瑜则认为:“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思考:上述史料中两位学者提出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标准,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2020-11-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言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领域日益成为国家竞争的关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及其意义。
2021-01-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董仲舒新儒学是怎样形成的,材料一是如何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理学的积极作用。
2020-11-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四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p22)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4)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变易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