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罗马教廷通过推销赎罪券长期盘剥民众,导致民众的日益不满,最终引发宗教改革。下列作品的发表,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九十五条论纲》B.《神曲》
C.《歌集》D.《哈姆雷特》
2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75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紧接着《深圳特区报》也连续发表《要敢闯》等八篇重点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 . 18世纪中期,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理论,伏尔泰却称其理论是“鼓励盗窃、抢劫的穷光蛋哲学”。二者分歧的实质是(     
A.是否反封建B.私有制的存废
C.社会改造方案的差异D.阶级属性的对立
2023-02-10更新 | 85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对经济制度的设计,否弃过去“重农轻商”的国家政策,盘活民间经济活力,以实现富裕天下的目的。这一设计(     
A.抨击封建君主专制B.反映商品经济发展
C.具有反清复明思想D.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陈独秀在1915年9月发表的《答王庸工》 一文中对《新青年》杂志作了“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定位,1919年1月发表的《除三害》 一文却强调“一般国民要有参预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这一变化源于(     
A.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B.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C.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
2022-11-16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代学者王艮解释“格物”时指出,“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身为物之本”、“天下国家为物之末”,身是道的载体,所以生命是非常珍贵的。这一思想(     
A.动摇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B.体现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C.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D.实现了儒学求理路径转型
2022-10-08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初,清政府将《西法类编》《德国陆军操典入门》等书分发给各营,将书中兵法、军器、测绘、数学等内容统统规定为必学内容:并将世界地图、亚洲东部地图、沿海口岸全图等,也“一体购印颁发,不时翻阅”,“指勇丁以为精通门径”。清政府此举(       
A.贯彻了民主与科学精神B.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C.实现了教育制度的变革D.挽救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的这番讲话旨在(  )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B.批评很多会议的内容不切实际
C.强调深化改革必须有开拓精神D.告诫全党要重视党内腐败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