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只有信靠耶稣基督,才能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称义不因人的善功,只来自上帝的恩典。信仰是信徒的内心经历,存在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人直接面对上帝,领受恩典,成为义人。

——孙善玲《读<马丁·路德的神学>看“因信称义》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性研究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列举伏尔泰的一部有代表性的“有趣的著作”,并说明法国哲学家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4)结合上述材料,欧洲历次思想运动的共同的核心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1日至17日,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神舟九号任务完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5年9月20日7时,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一道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从发动机到商业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东进入天宫二号……

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至今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兄弟叔任,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治家格言》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老摩根将摩根财团总部迁到纽约。他主持建立了垄断全美的钢铁公司;重组了当时美国过度发展的铁路系统;对海洋运输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组建了一个行业卡特尔。通过一系列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垄断结合,摩根财团建成了一个瑰大的金融帝国。到19世纪后期,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融资活动都由摩根财团牵头组织。在此期间,老摩根与儿子长期书信来往,后人据此编辑成册冠名《摩根家书》。内容包括;如“第四封—商业本质”、“第九封—一有效地利用时间”、“第十二封一激励比批评有益”、“第十七封—正视扩大事业的野心”、“第二十六封一创新与突破”、“第二十九封一做个守法经营的人”、“第三十一封—一找到人生的真谛“等。这些信件被摩根家族视为贵重的藏品,里面透露了许多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

——徐世明译《摩根家书:华尔街之子给接班人的商业告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体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摩根家书》的时代背景。综上所述比较《摩根家书》与《朱伯庐治家格言》在内容上侧重点有何不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私学所开设的课程是“六艺”。所谓“六艺”,依次为礼、乐、射、御、书、数。礼,礼仪制度、道德规范;乐,音乐、舞蹈、诗歌;射,射箭;御,骑马驾车;书,文字读写;数,计算、数学。其中,“礼”属于德育课程,“乐”属于美育课程,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御、射”属于体育或军事体育课程;“书”属于社会科学文科课程;“数”属于自然科学理科课程。

——苗雨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鲁迅说:“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木做的,——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二来,连应试的人也觉得又省力,又不费事了。”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私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对教育的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018-07-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民生”两个字是中国向来用惯的一个名词。我们常说什么“国计民生”,不过我们所用这句话恐怕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见得涵有几多意义的,但是今日科学大明,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来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孙中山《民生主义》演讲稿

材料二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生观的核心内容。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理想蓝图?

(2)材料二中的政治构架的设计体现的思想,就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概括其共同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以“正、清、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道、墨、儒B.法、佛、道C.儒、道、佛D.法、道、儒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代表性事件各是什么?

(2)“文化层面”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兴起了西学东渐的思潮,激励着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撰写《新学伪经考》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家是C: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D:
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的人物是E:

B.据上述表格,概括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变化?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