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该图为会徽,你从中获取的中国古代文化气息有:

①徽形似汉字“世”的草书表现手法 
②“世”字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体现了中国书画写意的特点 
③三个人抽象概括为由“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大家庭,体现了中国的和谐意识 
④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融为一体的体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选修文科历史试卷
2 . 儒家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简要指出儒学能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3)宋代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
2016-01-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枣阳白水高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下图

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法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主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二与图一相比,明朝官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以史实说明。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官制是受什么思想的影响?明朝官制的弊端在思想领域有什么反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针对材料一中图二的政制体制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黄宗羲的政治主张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相比,有何明显差异?
2011-09-06更新 | 10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
序号
崇拜的人数
被崇拜者
1
153
孔子
2
61
孟子
3
17
孙中山
4
11
颜渊
5
8
诸葛亮、范仲淹
6
7
岳飞
7
6
王守仁
8
4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
9
3
程德全
10
2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
11
1
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
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
12
23
无崇拜者

——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
材料二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
---------------------------------------------------------------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
孙中山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合计: 1056
--------------------------------------------------------------------
          票数               票数               票数                    票数
--------------------------------------------------------------------
列宁          227       威尔逊       51       罗素            24          泰戈尔          17
爱因斯坦   16        威廉二世   12       杜洛斯基     12          华盛顿          11     
甘地            9        杜威          9       俾斯麦     9               林肯               9
托尔斯泰     7        路易·乔治 6       马克思        6            马丁·路德     1
合计:       497
——据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3-5
回答以下问题:
① 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
② 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民意测验的结果的差别如此之大?
③引用上述资料对研究历史会有怎样的作用?
2011-03-2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1)你同意材料一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根据任命的政治经验,还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及未来打算,理智地“设计”出来的。权力的分立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具体体现为三权分立。
(3)据材料三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规定及其作用。
2010-09-01更新 | 10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