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粗略统计,明代“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其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这一现象反映出
A.文学发展至明代达到了顶峰
B.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写照
C.社会矛盾激化促进文学繁荣
D.明代文学题材内容广泛
2 .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三纲五常”的学说B.“天人感应”的学说
C.“大一统”政治主张D.“君权神授”的学说
2020-01-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材料三   1961412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东方”1号(如图),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
(2)唐宋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个(包括时间、事件和影响)。
(4)材料二、三涉及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21-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粗略统计,在“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B.文学世俗化明显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D.四民界限逐渐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据粗略统计,明代“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其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这一现象反映出
A.文学发展至明代达到了顶峰
B.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写照
C.社会矛盾激化促进文学繁荣
D.明代文学题材内容广泛
2019-11-21更新 | 53次组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2)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 .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l—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8 .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
33.1%14.9%
9%
6.8%

A.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左”倾错误的泛滥
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
9 . 下表是对薄伽丘的《十日谈》部分故事主题的统计。
《十日谈》故事(部分)主题统计
批判教会15个
赞美智慧27个
揭露封建6个
男欢女爱34个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肯定
A.理性
B.自然人性
C.个性
D.因信称义
2019-08-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历史试题(学考 选考)
10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