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震惊了学界。英国人对他心悦诚服,奉若神明,但欧洲大陆学者在钦佩之余,颇有保留。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反复争论,牛顿学说最终因为得到实测结果的验证而在欧洲大陆被逐步接受。于是传统宗教、政治观念和结构自然失去了它们的神秘光环以及魅力,变为可以自由批判、讨论,甚至可以被改变的了。牛顿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触发点和意识形态根据,启蒙运动也使欧洲迎来了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的一连串政治与社会巨变,最终将欧洲甚至世界带入了现代。

——摘编自陈方正《牛顿学说在欧陆的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青年杂志》创刊的时间、地点和创刊人。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两个阶段的分水岭。第一阶段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仍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第二阶段,原先的进步思想界发生分化,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李大钊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整理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说明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所作的贡献,并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天文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那么物理学就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而近代的各种力学理论和实验又是触发物理学革命的关键。参与这场物理学革命的大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为近代科学奠定了一个全新的传统。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科学技术视为革命者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封锁禁运、苏联毁约的困境下,千方百计引进先进科技并促进自主研发,果断地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物理学革命的重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汲取古希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关注体力劳动与技能训练,并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阐述职业教育。西班牙学者维夫斯充分重视民众及工艺实践的价值,把工艺实践作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阿尔伯蒂从伦理学角度肯定尘世物质生活,尊重劳动与创造。在论述人的教育问题上,维夫斯与拉伯雷明确提出技术训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这些思想突破了传统学徒制与经院哲学的育人框架,展现出职业教育思想多样化的早期形态。

——摘编自贺国庆、马立武《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

材料二   17世纪末以来,随着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工场的大量涌现,法国启蒙思想家开始认为,学习和掌握一门甚至几门技艺,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一个完善的人或完善的公民的重要指标。此后,技术教育在法国兴起,建立各种实用技术研究会、开设实用技术课程等工作被提上日程。J.巴舍利埃尔制订了实用职业技教育术的计划,要求“开办一所技艺的完全学校,在学校中,人们示范讲解机器、使用的材料及其与每一种技艺的关系”。这些活动推动了社会对实用技术的了解和认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

——摘编自刘大明《启蒙运动与法国技术教育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技术教育思想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技术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文化以儒学为主脉和中心,它具有强大的同化力。少数民族入侵而同化为中华民族,如宋后之辽、金、蒙古、满洲。异文化传入而同化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如印度之佛教。故中华民族能不断吸收少数民族,而中华文化亦能不断吸收异文化……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和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文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北宋中期,儒家知识分子鉴前代士人之失,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他们“毅然以天下是非为己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风与时局的趋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3)据材料三,概括北宋理学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年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了文学艺术领域,浪漫主义的艺术由此兴起。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它重现了法国七月革命中关键时刻的场景。画中的主要人物自由女神(以革命女青年克拉拉·莱辛为原型)在硝烟中,一手高举着法兰西共和国三色国旗,一手拿着枪,号召人民奋勇前进。德拉克洛瓦通过对自由女神的描绘,寄托了自身对革命情感与英雄气概的向往,表现出了自由与人民的政治主题。在自由女神的身旁,是拿着武器的学生和工人以及市民,这些正是当时七月革命的队伍。在自由女神脚下,有一位青年工人,可以看出受了严重的伤,正在仰望着女神手中的三色旗,仿佛期待着自由的到来。


——摘编自韩晓瑞《想象与现实的研究——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赏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浪漫主义画派的艺术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艺术特点形成的时代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绘画作品的史学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冷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和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的。”宋代科技正是在这种继承与突破、综合与提炼、积累与创新交替作用中不断发展,从而达到一个科技高峰的。

——摘编自王星光、张达《试论宋代科学技术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据研究,明代后期可以称为世界第一的发明创造有1584年由明代王子朱载均(1536-1611年)提出的“十二平均律”,解决了乐曲演奏中曲调的转换问题。喻昌所著《京意草》(1643年)中记载了种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传入欧洲后,被改进成为牛痘法。著名的四大著作中的《本草纲目》于1596年首次出版,不久明神宗(朱翊钧)下献书识,李时珍次子李建元献予朝廷,但只得到“书留览,礼部知道”的批复。又如《天工开物》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成书后,国内长期失传,但日、法等国很流行。这些著作从规模上超过了前代,但探求问题和编写方式却没有突破前代以积累经验为主的范畴。到了清代前期,杰出的科技著作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仍然保持在明代的水平上,而西方科技已在近代科技时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摘自安作相《中国古代科技停滞探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的突出科技成就说明恩格斯的观点,并指出宋代突出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世界地位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0 .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

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