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安”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安”字作,由女子坐在“”中,表平安、安适之意。“”可能表示(     
A.宫室屋宇B.私有土地C.农业作物D.铁制农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两汉时期,自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与政治的互动B.君主按照经典施政
C.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D.习儒读经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提到:“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这社会的国家,绝非他国所能及的。”材料反映孙中山认为中国
A.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B.应该实现民生主义纲领
C.百姓不应该向政府纳税D.必须推行扶助农工政策
4 .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21-06-13更新 | 136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欧洲某一时期兴起了对新古典艺术的反叛,感觉对理性的反叛,“自然”与“自然物”对文明与技巧的反叛,个人自由对社会秩序的反叛,青年对权威的反叛。这一艺术潮流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孔子曾与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问他如此是否心安,回答说:“安。”孔子说:“如果安心,你便去做吧。”但孔子认为宰予不仁。这表明
A.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B.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
C.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D.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
2020-11-16更新 | 229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零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创作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
A.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B.揭露资本主义黑暗
C.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
D.宣扬天赋人权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宋宁宗即位初科举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却追谥朱熹曰“文”,周敦颐曰“元”,程顥曰“纯”,程颐曰“正”,张载曰“明”。这一变化说明,宋宁宗后期
A.理学迎合了统治需要B.科举制逐步走向噩化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D.理学有重大理论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