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汉字“丁”的变化如图示:甲骨文中的“丁”,表形色彩浓厚,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竹钉、木钉。金文中的“丁”,宇形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侧视字体中,似乎可见钉帽的形状。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总体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3 . 传承中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演进过程,波澜壮阔,回昧无穷。如图是中国朝代演变示意图

(1)请列举中国古代结束大分裂实现大统一的四个朝代
(2)儒家学说在战国、汉、宋三个时期取得重大发展,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试完成如表表格。

(3)简要列举秦、隋、元三朝的重要制度创新。
(4)制图人在清朝中间划了一根虚线,意在表达什么?
2020-07-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以下是有关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部分示意图。决定该内涵发展的因素是
A.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B.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化程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状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019-10-01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a处:“焚书坑儒”B.b处:“独尊儒术”
C.c处:“三教合一”D.d处:“西学东渐”
7 .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中国某出版社翻译西学著作数量统计示意图。该社译著类别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B.由盲目排外到全盘西化
C.由对内革命到对外反帝D.学习西方层次由表及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材料三: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引自2007年11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
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什么思想的指导引领下进行的?
(3)简述这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016-11-18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是
A.a处:“焚书坑儒”的压制
B.b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c处:受佛教道教的冲击
D.d处: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