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两本中外历史名著,都艺术地再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的社会风貌。这表明
A.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B.中外价值取向趋同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以中国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到比利时走访第二国际领导机关,并要求接受他的党为成员。孙中山表示:中国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在孙中山接触到的所有欧美社会主义理论中,他最敬佩,最崇拜的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际上,他对马克思的资本公有理论的借鉴才促使他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资本公有和节制资本的思想。但是,他并不完全理解也不完全赞同,更不主张在实际行动中毫无保留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摘编自王涛《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毛泽东坚持把民生问题看作一个整体,大力发展经济奠定物质基础外,统筹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采取的各项措施都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人民利益最高,展开了彻底的土地革命,保障了人民群众吃饭、读书、看病等基本民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继承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毛泽东民生思想。

——摘编自齐蕾《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价值。
3 . 冯天瑜在《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中认为,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为普通人读书并参加科考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科举考试简便、直观、公开的操作提供可能。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中国社会转型B.活字印刷术发明推动了科举制形成
C.科举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D.造纸和印刷术发展助力了制度创新
2019-12-01更新 | 376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焉。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据此可知
A.《诗》《书》记载了周王室衰微的史实B.孔子推崇唐虞、秦缪统治
C.《书传》是研究西周制度的一手史料D.儒家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所擅书法字体一致的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A.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2018-11-10更新 | 307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以来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八国联军侵华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短暂春天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2017-12-20更新 | 1036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反映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之路
B.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C.四人的救国方式基本一致
D.四人的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2017-02-17更新 | 679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