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1804年,贝多芬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是一个
A.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B.爱憎分明的民主主义者
C.充满激情的个人英雄主义者D.具有爱国情操的民族主义者
2 . 1924年3月妇女节纪念活动前夕,各地纪念活动中打出的标语口号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国民革命成功万岁”“参加国民革命”“全国妇女联合起来”等等。这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民权科学成为社会主流
C.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D.北伐战争推动妇女解放
2021-11-05更新 | 451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1919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举办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后,与参会劳工团体共同发表了《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表示“我们要努力创造新的、美丽的人类世界,决定与你们同力合作,负担这个责任。”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A.坚持民主科学口号救中国B.对中国社会矛盾分析深刻
C.初步尝试与工人运动结合D.对社会各阶层均影响深远
2021-11-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

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材料二所述事件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起止时间和相关事件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5)材料五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材料六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2021-10-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5 . 学思之窗3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1226日)


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2021-10-13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6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如《“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梁启超的观点,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021-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以下是民国时期部分刊物简介表。这些刊物可用于研究
创刊时间刊物名称部分栏目或文章名称
1919年6月《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关于〈共产党宣言〉中的唯物史观》《劳动组合运动和阶级斗争》
1921年2月《新塍》半月刊《纪念劳动节专号》
1923年10月《少年新塍》《列宁底精神》

A.北京已成为新思想的宣传中心B.晚清时期近代教育的发展状况
C.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双百方针”对文化事业的推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外,伽利略还在研究方法上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他首先把实验引进物理学并赋予重要的地位,革除了以往只靠思辨下结论的恶习。他同时也很注意严格的推理和数学的运用,例如,推论大石头和小石块绑在一起下落应具有的速度来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从而否定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就能消除直觉的错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现象的本质。伽利略一生和传统的错误观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过:“老实说,我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精心地加以研究3我只是责备那些使自己完全沦为他的奴隶的人,变得不管他讲什么都盲目地赞成,并把他的话一律当作丝毫不能违抗的圣旨一样,而不深究其他任何依据。”

——摘编自【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   我们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不仅作为某种关键性方法的发明者来说是杰出的,同时还对于数学和物理学的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才能。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上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

——摘编自【美】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研究秉承的精神,并指出近代物理学革命发生于欧洲的思想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并分析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路德适应时代的需要,系统地提出了以“唯信得救”为基础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人人均可阅读、思考、理解与解释《圣经》。路德还主张依靠德国的皇帝、诸侯贵族,使用暴力将罗马教廷的政治、经济势力拒于国土之外,以实现君权独立、司法独立、教会独立,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各爱国阶级与阶层,把独立运动大步向前推进。由于对诸侯的依赖,他在国内问题上有所让步和妥协,但在反对罗马教廷,争取民族完全独立方面,他强硬声明说:“我坚持这一学说,绝无改变!”在农民战争失败后,路德全力投入《圣经>的译注工作,以及制定路德宗的教规与信条,使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摆脱了教皇的控制,确立了新教信仰,第一个成功地建立了改革派教会。路德教也传播到广大的西欧地区,对法国、尼德兰、瑞士、英国等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于可《关于马丁·路德评价的几个问题——纪念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思想。
2021-04-16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乌有乡消息》是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写于19世纪90年代的一部长篇政治幻想小说。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与梦想世界人物的对话,表4是部分对话摘录。

章节               
第十章伦敦东部现在的情形怎么样了?
伦敦东边的一些公社每年总要举行一次庄严的盛会,来纪念所谓扫除贫困运动。在这个盛会上,我们的习俗是:在那些一天又一天地长期进行着阶级屠杀的滔天罪行的遗址上,由一些最漂亮的姑娘唱旧日的革命歌曲,并表达那些身临绝境的不平者的呻吟。
第十五章我要问的是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在劳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你们怎样鼓励人们去工作?
劳动没有报酬吗?劳动的报酬就是生活,一切劳动现在都是快乐的。
第三十章你们已经摆脱了压迫,多么幸福啊!
无疑的,这种制度是为全人类建立的;如果你们的国家现在有点落后,它不久就会赶上来的。

(1)根据材料,归纳作者创作这部政治幻想小说的主要意图,并简要说明在运用小说研究历史时应注意的问题。
(2)任选材料中一个章节的对话,指出其折射出的重大历史事件;再根据表中任一章节对话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