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谱系之学,在周代已有,所记者为君主、诸侯的世系,政府设有专官典掌,秦汉均沿其旧。君主、诸侯之外的家族谱系在汉代也已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门第社会成立之后,谱学大盛,世家大族均有谱牒,详载世系,而且要上告之于官府,门第高下的评定、官职的选举;以至于两家之间的通婚,都以此为依据,唐代仍然承袭此风气。宋代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族谱的纂修更为发达,也具有新的特色。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苏洵说的很明白,"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但是,在儒学重振之后,讲求古礼,基于敬宗收族的要求,谱学也随之而复兴。其中欧阳修、苏洵两人亲自编修本家的族谱作为范例。他们两人所修之谱,均为小宗之谱,记载仅限五世。在平民化社会里,修族谱的目的既不在于维系政权的传递,也不在于作婚宦的依据,而是在于维系亲情。南宋修谱之法大体上不出于欧阳修和苏洵所定的形式,不过,到南宋末期,也有家谱所载世代超出五代以上,甚至达到十世以上的。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常州历来人杰地灵、文风炽盛,这极大地促进了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数家族开始恢复修撰家谱传统。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游子回乡问祖,拉开修谱热。近十年来,家谱热集中武进,且热度不减。改革开放后,我市新修家谱达到了650多部。

——摘编自常州晚报《40年间,我市新修家谱650余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谱学发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族谱编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族谱编修的现实意义。
2023-01-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120次组卷 | 7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23次组卷 | 3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汉书》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完整的儒学教育体系已经建立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5-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稷下学宫的位置应在示意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22-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所示装置
A.可佐证明代火药武器的技术水平B.反映了宋代方向测定技术的发展情况
C.使用情况记载在《武经总要》中D.说明我国唐末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上述记载最可能出自
A.汉代《说文解字》B.北宋《萍州可谈》
C.南宋《梦粱录》 D.明代《天工开物》
2022-01-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海亮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最后一测历史试题
8 . 思想与科技艺术,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推动智者学派兴起的直接原因。普罗塔戈拉是前期智者运动的奠基人,他生活在民主制的盛行时期,从事智者活动长达40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摘编自柯费尔德《智者运动》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发生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关系。牛顿的朋友记载:在晚餐后,我们走进花园,在苹果树下饮茶,在闲谈中他说正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当他坐着冥想时突然苹果掉下来。他心里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地掉在地上,为什么它不斜着掉下,或者往上飞去?无疑地,原因在于:地球在吸引它,一定存在着一个吸引的力量;而吸引的力量一定在地球的中心,而不是在地球的任何一侧。因此,苹果才垂直落下,或者朝向地球中心落……这件伟大发现揭开了宇宙的面纱,自然界俨然成为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机械装置。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三   英国浪漫诗人拜伦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相同特质的“拜伦式英雄”,无论是恰尔德·哈洛尔德还是康拉德抑或曼弗雷德,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反叛者,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

——宋文玲《论“拜伦式英雄”的浪漫情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指出普罗塔戈拉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并分析城邦民主政治与智者学派之间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件伟大发现”的导出过程,并分析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对启蒙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拜伦式英雄”的特质,并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特质形成的客观条件。
2021-12-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论语·宪问》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由此可知,孔子
A.主张厉行赏罚,奖励耕战B.提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认为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D.注重社会现实政治与人事问题
2021-09-03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田律》《工律》《徭律》《法律问答》《军爵律》等。人民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在秦律中规定下来。其中《秦律·金布律》有载,“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缶后(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法律问答》记载:“五人盗,臧(赃)一钱以上斩左止(趾)。”在秦律中规定了对轻微小罪也处很重的刑罚,这与商鞅、韩非等法家认为只有用重刑才能杜绝犯罪的主张一脉相承。

——《云梦秦简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龚自珍从自救的角度对清朝的律例与司法制度展开了批判。在魏源的《A》,不单是介绍了世界史地知识,也涉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评价。1905年,清政府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典为立法模式,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开始法典编纂工作。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B》,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摘编【日本】石田琢智《中日法律的近代转型的比较分析》

材料三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重要的治理工具,其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能够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成果。

——骆斌《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对商品买卖的法律规定,概括秦朝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2)请完成材料二中A和B处的空缺部分。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法律转型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进步,其中宪法的发展是重要表现。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宪法内容修订为例,说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进步历程。②“德治”作为“法治”的补充,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列举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