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五大承认私有制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上海浦东开发带动引领D.“南方谈话”解放思想
2021-03-10更新 | 65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2018年,欧洲率先提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限制了网络企业对个人用户数据的使用权限,约束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欧洲这一举动从侧面说明
A.科学技术发展束缚人的个性
B.科技领域内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欧洲开始反思“科学万能论”
D.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伦理规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1982、1990、1995、2000年全国青壮年文盲变化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选取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的数据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这表明
A.中国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B.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
C.女性教育权益得到较好保障D.本专科在校男生人数不断下降
5 . 2011年,英国《卫报》揭露了美国军方研制软件操纵社交网络,一名美军可以拥有10个虚假身份出现在网络上,在其他国家制造亲美的网络舆论。据布鲁金斯学会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美国国务院在相关活动上花费将近1亿美元。这表明(     
A.冷战仍然在网络世界中延续B.美国意图操纵舆论维护利益
C.技术进步导致战争形式变化D.英美利益分歧同盟关系破裂
2023-03-23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世纪中叶前后,伏尔泰是警察戴梅里(负责监管图书贸易)的重点监控对象,下表是《戴梅里日志》提及伏尔泰作品的主要类别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作品类别戏剧诗歌历史论战小册子哲理作品
1756年以前提及次数29423143
1758年以后提及次数170136816
注:1756—1758年的《戴梅里日志》资料缺失
A.思想冲突愈发公开激烈B.伏尔泰推动了文学革命
C.启蒙运动成为社会共识D.法国诗歌逐渐走向没落
7 . 如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知识领域或职业1601—1625年1626—1650年1651—1675年1676—1700年
科学12.8%28.2%31.4%27.6%
医学13.0%27.4%31.5%28.1%
军事8.8%46.7%18.8%25.7%
政治26.6%29.1%22.7%21.6%
神职37.2%30.1%19.5%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8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一千多种动植物进行了统计,然而这部领先西方早二百年的杰作献给朝廷却遭到冷落;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序言中曾辛辣地指出:“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坚持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发展
C.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D.古代科技凝聚着人民的智慧
2022-12-11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24年,有人统计了当时出版的-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说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认为使用惊叹号是消极、厌世、悲观等情绪的表现,并把使用这种符号的白话诗诬之为“亡国之音”。这表明(     
A.专制和愚昧束缚大多数国民头脑B.守旧观念阻碍文学改良萌生
C.文明开化的新风尚成为时代潮流D.思想文化革新仍然任重道远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苏联托儿所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尤其是帮助职业女性看护孩子。抗战期间,一些妇女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妇女被“拉上战场,拉进机构工厂”,国民政府修建了不少托儿所帮助她们分担孩子的抚育工作。当时已有劳工托儿所、农村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和工厂托儿所之分。具体费用,或向社会募集,或向个人收缴,或由工厂直接负担。有统计称,194910月前,全国共有托儿所119个。

1949年后,党和政府开始大规模配置公立国营(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托儿所,并以两种途径发展:一是从零开始(截至1954年,全国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系统已建有托儿所4003个、哺乳室2670个);二是收编民国遗留的私立托儿所。…托儿所日渐发达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良好且独立的托儿所体系,收托出生后56天的孩子。1980年,《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颁布,明确“托儿所是三岁前儿童集体保教机构”,由地方行政部门领导。当时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各类托儿所、幼儿园98.8万多个,入托儿童多达3400多万人,入托率高达28.2%。

——据杨菊华《新时代“幼有所育”何以实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至1980年建立托儿所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至1980年建立托儿所体系的影响。
2022-05-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