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科学尚未完全成熟
B.哲学家的成就最突出
C.哲学革命是运动的目标
D.批判宗教神学的需要
2019-02-22更新 | 2447次组卷 | 2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二次考试(2月) 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
A.①B.②C.③D.④
3 . 从战国时代开始,汉字出现了分场合使用的不同书体。一种是祭祀用书体,笔画比较繁琐;另一种是文书行政用的书体,笔画比较简略。据此可知,秦朝所统一的文字是
A.作为中央集权管理手段的文书行政书体
B.作为大一统国家象征符号的祭祀用书体
C.反映皇帝好大喜功而用笔画繁琐的篆书
D.基于方便推广考虑选择笔画简略的隶书
4 . 有学者认为: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归功于“中产阶级”的推动,而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发展,除了极少数如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个人独自研究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缔造于政府的引领与大力推动。这表明
A.社会结构影响科技发展
B.政府政策推动科技进步
C.工业革命源于人才优势
D.宋代科技创新缺乏动力
2019-01-18更新 | 2116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宜昌市2019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2019-01-13更新 | 4346次组卷 | 6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捍卫思想的自由
C.认识你自己
D.人是万物的尺度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如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欧洲在15、16世纪进入印刷时代之后,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识字人口大量增加。许多出身卑微的人通过阅读和教育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其时,许多人文主义者聚集在一起,审视、修订大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手稿。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代经典很快成为印刷商的盛筵。这些印刷书不再是古登堡圣经那样大开本的豪华藏品,而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小开本口袋书,因而得到最广泛阶层的欢迎。在16世纪上半叶,医生的平均藏书量从26本增加到62本,律师从25本增加到55本,商人从4本增加到10本,纺织工匠从过去的1本书变成了4本书。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在传统时代以个人身份资助作家的贵族不再是写作的必需前提,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典型形态,书籍印刷出版业从肇兴伊始,就是“在富有的资本家控制下的伟大产业”。

——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较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印刷业所体现出的新特点。
(3)谈谈上述中外书籍刊印发展史对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06-09更新 | 6304次组卷 | 4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A.宗族伦理观念
B.“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理论
D.“大一统”思想
2017-10-11更新 | 2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B.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D.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