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
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
2017-11-06更新 | 2317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既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救亡主线。……所有这些并不是为了整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地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瘼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封建主义加上危亡局势不可能给自由主义以和平和渐进的稳步发展,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根本解决”的革命战争。革命战争却又挤压了启蒙运动和自由理想,而是封建主义乘机复活,这使许多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却又笼罩在“根本解决”了的帷幕下被视而不见。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从晚清到民初,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追求近代性和固守传统性,似乎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互相纠缠,互相链接。……通常民族主义从逻辑上来说,会将取向引向对传统性的固守和对近代性的拒绝,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却表现为对国家整体现代性的追求,简而言之即通过追求富强来凸显民族存在,而追求富强又只能是近代化和西方文化。于是,民族主义立场和世界主义价值就常常混杂在一起,近代性的追求遮掩了传统性的固守,民族主义则经由世界主义来表达。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出现“双重变奏”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奏”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尊尊”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
5 . 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励志入世救民
B.批判重利轻义
C.固守儒学传统
D.倡行经世致用
6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政府开始禁止农民弃农经商
▲儒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兴办私学开始出现,教育学术开始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9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3编欧亚大陆文明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1500年)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253
一、隋朝和唐朝…………253
二、宋朝的黄金时代…………259
三、元朝蒙古人的统治…………261
四、明朝的民族优越感与回缩……263
五、中国文明在日本…………268
六、日本的封建制度…………270
七、日本的回缩与孤立…………271
第14章革命的西方文明…………275
一、西方的多元化…………275
二、地理背景…………278
三、技术的进步…………278
四、发展中的经济…………279
五、新的君主国的崛起…………283
六、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284
七、西欧的扩张主义…………288

比较两份目录,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8 . 材料一1645年,一些哲学家聚集在一起探讨弗兰西斯·培根在《新亚特兰提斯》中所提出的新科学,这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始源。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以后,伦敦再次成为英国科学活动的主要中心。此时,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大大增加,人们觉得应当在英国成立一个正式的科学机构。不久,国王发布口谕,同意成立“科学学院”。1662年查理二世在许可证上盖了印,正式批准成立“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皇家学会创立时约为100人,到70年代时就增加到二百人以上。

——据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二贵妇人们常把她们的客厅变成社交场所,社会各界名流、文人、才子都汇聚于此。当时每一位年轻贵妇人都视沙龙为最重要之事,甚至高过自己的家庭。沙龙里谈话无所不及,大到国内外战争,小到社会趣闻,都可以成为话题,政治、宗教、伦理、文化,可谓无所不包。众18世纪沙龙的贵族气息已经明显减少,其交谈结构的对话性也就更强、更加平等,沙龙的门槛大为降低,无论是贵族的,还是市民的,亲王、伯爵子弟和钟表匠、小商人子弟相互交往。

——据张媛珺《18世纪法国沙龙的兴衰》

(2)根据材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沙龙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7-06-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
2017-06-04更新 | 1840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西方
1578年刊印李贽的《藏书》《焚书》
1637年刊出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1639年刊出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1642年刊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1543年刊出薄伽丘的《十日谈》
1628年刊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1632年刊出伊拉斯谟的《愚人颂》
1687年出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传》

表一:

表二:

中国西方
1578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化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两大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与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科技关系的角度进行同时期中西比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