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成为封建君主的政治利用工具
2017-04-03更新 | 526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2016-12-12更新 | 805次组卷 | 64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康熙称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康熙称赞的“他”指的是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4 .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016-11-27更新 | 37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D.孔子的德治思想
2016-11-27更新 | 232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是有限的。”这一学者应属于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薄伽丘
D.孟德斯鸠
7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2016-11-18更新 | 1105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由此可知(   
A.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
B.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D.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
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
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