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0 道试题
1 . 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内,保存有一座雕刻于宋朝的《三教圣像碑》,左为孔子,右为老子,中间稍高一点的是释迦牟尼,碑身上有赞语:“吾儒之师,日鲁仲尼,仲尼师聃(老子),龙吾不知,聃师竺乾(释迦牟尼),善人无为,稽首正觉,吾师师师。”这一石碑反映了宋朝
A.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
B.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C.儒佛道三教争夺较激烈
D.国家统治思想已经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其强调了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
B.古希腊人否定神的存在
C.对人类自身的关注
D.世俗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是
A.天人感应
B.无为而治
C.知行合一
D.君权神授
4 .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写《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段材料描述的思想家(       
①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
③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④反对以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评论的科学理论
A.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
B.冲击了封建神学统治
C.拓宽了研究世界的视角
D.从微观视角研究世界
6 . 路德的“因信称义”,进一步坚定了上帝为自然界制定秩序的信心,强化了上帝创造的是有条不紊地世界的观念,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最根本的。相信一切事物存在并有其固有的规律,是可以理解和可以预言的。这表明宗教改革
A.为理性活动解除枷锁
B.强化了对上帝的崇拜
C.发现了客观自然规律
D.摆脱了对上帝的迷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的来自于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是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家和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的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

——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相比文艺复兴的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地之化日新”,反对“道统”主宰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等;汉宣帝以孝治天下,对“父子别居”等现象进行惩治,曹魏废除“异子之科”。以上变化反映了(  )
A.以礼治国理念优于法家学说
B.小家庭制不利于赋税的征派
C.以儒治国重视家庭人伦亲情
D.社会动荡客观需要组建大家庭
10 . 《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2020-09-21更新 | 12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