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
B.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
C.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
D.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
A.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
B.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
C.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3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58次组卷 | 8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
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
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
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心态探析》指出,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危机”,对自身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疑虑的同时,依然有着浓烈的对传统的依恋情绪。这导致当时的知识分子
A.坚守“夷夏之辨”观念
B.全面开展中西交流
C.倡行“中体西用”
D.提出“以商制夷”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它在不断的变革中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并呈现出重学问、重才情、重思想的特点。那视绘画为精神生存方式而非谋生手段的见解,那着力于艺术文化联结的种种努力,不但触及了艺术本质的深处,也孕含了种种超前性。”材料所叙述的“它”是指(       
A.文人画B.宫廷画C.风俗画D.年画
9 .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逐渐趋向简易化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追求气韵相结合
10 .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兴起的时候,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由此可见造成中国科技落后的因素是
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政府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