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三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材料四 上海《劳动界》第七期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
(2)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主要受谁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2-02-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百灵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虽为贵族,却是法国首位公开批评封建统治的思想家,他突破“君权神授”的观点,认为人民应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任务。他认为保证法治的手段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三权分立说”对1787年美国宪法、1791~1795年的法国宪法和1792年的《普鲁士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摘编自浅草《从世袭贵族到启蒙思想家》

材料二   法国的1791年宪法被视为孟德斯鸠分权理论在政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1791年宪法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权力分立学说。宪法将立法权赋予了一个单一制的议会,议员不能同时担任大臣之职,因此立法部门与执行部门被严格区分开来。1791年宪法假定了政府各部门间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和谐,然而即便是在最平静的政治体系中这种和谐也是很少见的,更何况在法国大革命的大动荡中,这种可能更是微乎其微了。这部宪法在勉勉强强地维系了一年半之后,最终以国王被废黜、宣布共和而告终。

——摘编自韩伟华《从三权分立到中立权:贡斯当分权制衡理论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分权理论在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命运,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1-11-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6年,出使英俄的公使曾纪泽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针对“欧洲人遽谓中国即一陵夷衰微终至败亡之国”,指出“愚以为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也”。曾纪泽谈到“中国先睡后醒”,但并未提到“睡狮”。

1899年,梁启超发表《自由书·动物谈》,提到:“吾昔游伦敦博物院,有人制之怪物焉,状若狮子,然偃卧无生动气。或语余曰:子无轻视此物,其内有机焉,一拨捩之,则张牙舞爪,以搏以噬,千人之力,未之敌也。余询其名,其人曰:英语谓之佛兰金仙,昔支那公使曾侯纪泽,译其名之睡狮,又谓之先睡后醒之巨物。……梁启超历历备闻其言,默然以思,愀然以悲,瞿然以兴,曰:呜呼!是可以为我四万万人告矣。”


20世纪初,“睡狮”、“醒狮”之说开始广为流行。1902年,蔡元培等组织明强学社,发表广告称:“今者欧美各国已由民族主义之熟达,而进于民族帝国主义。我国睡狮不觉,尚未进入民族主义之时代”。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说:“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1904年,《东方杂志》第一期封面图案,把雄狮的形象特征结合在了龙的形象上。

——据单正平《近代思想文化语境中的醒狮形象》等整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睡狮猛醒”现象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以造就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窃谓世界文明事业皆刚强体魄所造就也。吾国文事彪炳,而武力渐趋于薄弱,陵夷以至今日,为寰海风涛之所冲激,士大夫之担学事者,乃知非重体育不足以挽积弱而图自存。直隶、湖北等省屡开运动大会,若京师首善之区,尤宜丕树风气,鼓舞士气。兹拟定本月二十四日敝学堂特开运动会,使学生等渐知尚武,渐能耐劳。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为大学堂召开第一次运动会敬告来宾文》(1905年)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教育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市民经济的崛起,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不像李贽那样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而是更进一步地在思想上表达,他们的那种反传统的思想和对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跃然于纸上的。黄宗羲在三大思想家中最早对传统统治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口号,黄宗羲率先举起反君主专制的大旗帜,让处于底层的人民群众觉醒。

——摘编自李浩《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个体意识-古代东方视域下的个体意识个案解读》

材料二   从明中叶嘉靖年间到清初顺治年间,是明清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有了空前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风俗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一切又滋生了新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白话小说为代表,包括戏剧、民歌在内的市民文学的出现和繁荣,就是城市经济发展、人文思潮兴起的反映。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西游记》以及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

——摘编自张蕊青《明清小说人文意识的发展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反传统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小说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从明清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得出的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1)根据材料一,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以后,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胥黎在《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中写过《〈物种起源〉是怎样被接受的》,他说:“进化论哲学过去被囚在一所监狱中,那里是一些被憎恨的和许多人希望成为被人遗忘的东西。现在,进化论哲学以登上世界思想宝座的姿态从这所监狱走出来了,对于注意时代标志的人来说,这乃是19世纪最奇异的事件。”

——摘编自王天根《生物进化论与斯宾塞社会进化观念的学理建构》

材料二   达尔文的社会学信徒将生物进化论套用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就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一思想在英美等国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国家利益不断受到损害,中国学者严复于1897年翻译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摘编自《社会达尔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进化论"登上世界思想宝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看法,并分析其对西方和中国的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2021-10-3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不久后,由于苏联拒绝再为援建的原子能项目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我国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钱三强力荐年仅35岁的朱光亚担任核武器研究科技方面的总负责人。在朱光亚的建议下,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陈能宽、周光召等人都加入进来,他们从最基本的理论学习、实验准备工作,到规范科研管理、建立团队精神,仅耗费很短时间就搭建起了一套中国核武器研发的“黄金阵容”。1962年,虽然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朱光亚等还是向中央提出了两年内进行我国第一个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的“两年规划”。毛泽东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很好,照办。”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摘编自顾小英、朱明远著《我们的父亲朱光亚》

材料二   1996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一事发表声明,下图所示为其内容摘录:

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们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中国发展核武器也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打破核讹诈和核威胁,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

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还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做出并恪守这一承诺的核武器国家。中国从未在境外部署过核武器,也从未对别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

我们衷心希望,永远不发生核战争。人类既然能在二十世纪制造出核武器,也完全有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彻底消除核武器。中国政府和人民愿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弹研究取得突破的有利条件,并谈谈朱光亚等人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末我国暂停核试验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发表关于停止核试验的声明有何意义。
2021-12-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强调内容实施方式特点目的
儒家礼义伦理道德教化以理服人王道
法家法治制度法律刑罚以力服人霸道

——马小红《古法新论》

材料二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儒家和法家的政治主张?并各列举一个代表人物?
(2)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2021-12-22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也是历史研究、政策调整、理论创新等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6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详尽地列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点:”一、组织严密。二、纪律严厉。三、精神紧张。四、手段彻底。五、军政公开。六、办事方法:调查、立案、报告、审查、批准、执行、工作检讨。七、组织内容:干部领导、由下而上、纵横联系、互相节制、纠察彻底、审判迅速、执行纪律、主义第一。”有趣的是,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也特地讲了工作方法的问题。他把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看作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并视为能否进京不当李自成和能否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后来还说,“我们跟蒋介石和日本一共打了二十二年,主要一条经验是,要同群众结合起来。”

——摘编自张太原《从蒋介石日记看中国共产党的优胜之处》

材料二   1938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命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自觉进行了理论探索,高屋建质地解决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辩证关系。“如何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许多政策,就是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统一起来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左玉河《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的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对于中国共产党“优点”的看法双方都认同的是什么?谈谈该日记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优点”的记载有何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行理论探索的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