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翻译馆。下表为翻译馆刊行译书的部分著作。这主要表明当时(     
类别代表著作
采矿《开煤要法》
地理《地学浅释》
机械《汽机发轫》《汽机新制》
化学《化学鉴原》《化学分原》
物理《声学》《电学》

A.洋务派抵制西方文化侵略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自然科学取得了突出成就
2023-01-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孔子认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荀子则提出“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诉求
C.儒法思想的融合D.社会变革的进程
3 . 明代学者吕坤说:“吾少时乡居,见闾阎父老、阛阓小民同席聚饮,恣其谈笑,见一秀才至,则敛容息口,惟秀才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即有狂态邪言,亦相与窃笑而不敢言短长。……岂畏其威力哉?以为彼读书知礼之人,我辈材粗鄙俗,为其所笑耳。”这一现象产生主要是由于
A.乡野淳朴的民风B.学优则仕的观念
C.等级制度的影响D.尊重知识的传统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补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张廷玉《明史·方技传》

材料二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非传统科学的方法经常被视为是非科学的,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是从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大科学”不只有一个;科学有很多种。科学家也远不只有一种类型;科学家有很多类,而且他们并非都穿白大褂。

——《参考消息》1998114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本草纲目》的特点及对药物学发展的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的《原理》被称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牛顿力学”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021-01-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17世纪,中西方文化都发展出一股新的气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情”的力量。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复生,成为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无所不在的封建文化束缚。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唯一的悲剧。这虽然是悲剧,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家族的世仇勇敢追求真爱,并且为了对方不惜献出生命。

——摘自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

材料二   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而只信自己的心。独断独行,自作主张。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改革家互相辉映。……大体说来,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炼。然而这已经是一种新道学了,已经渗入新时代的成分了。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

材料三   科学的比较不限于单纯罗列一些表面异同现象,而是透过现象,……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在洞识历史事物本质的基础上作出比较。

——蒋大椿、李洪岩《解放以来的历史比较方法研究》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品所具有的相似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2)嵇文甫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与不妥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如何才能进行“科学的比较”?
2021-01-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
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
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
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这主要表明陈独秀
A.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B.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C.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D.倡导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