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下列两段言论反映了清廷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态度:(1)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2)如实有妙策,可以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其变化最能说明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终成社会共识B.瓜分危机刺激士人民族救亡决心
C.“中体西用”无法挽救国家命运D.“武威德化”逐步让位于抵制侵略
2022-03-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2 . 茅盾在《五四运动回忆录》中提到:“我抛弃了从前‘书不读秦汉以下,文章以骈体为正宗’的‘信条’,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新青年》出现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茅盾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C.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时期思想主流D.五四运动期间《新青年》影响力较强
2022-03-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3 . 1905—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
A.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B.为“以俄为师”铺平道路
C.宣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022-03-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春季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接受了洛克关于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就拥有的天赋权利的观念。“在我们这个不幸的星球上,生活在社会里面的人们不可能不分成两个阶级:一个是支配人的富人阶级;另一个是服侍人的穷人阶级。”卢梭则主张“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要想使国家稳固,就应该使两极尽可能地接近;既不许有富豪,也不许有赤贫。”

——据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伏尔泰《哲学通信》等整理

材料二   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用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概述启蒙思想家在“财产私有权”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对“社会”觉醒的作用。
(2)结合所学,简述“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的理由。列举辛亥革命后先进中国人对“中国民主化道路”进行“新探索”的成果。
2022-03-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判断,孙中山主要想表明
A.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
C.政治与社会革命均须“以俄为师”D.中国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易解决
6 .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四体书势》认为这种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这种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B.行书C.隶书D.楷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突出文明成果。下表所列是和四大发明相史实。按照史实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造纸。
韩非著《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咸通九年雕版印刷《金刚经》
葛洪著《抱朴子》中提到“仙药”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22-03-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这种形式弥补了诗的不足,它或用白描手法,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或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从而获得意外的兴旺。“这种文学形式”是
A.汉赋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先秦一位思想家指出:“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这些论述主要反映了
A.道家希冀无为而治的主张B.儒家“为政以德”的主张
C.法家加强君主集权的主张D.墨家崇尚“节用”的主张
2022-03-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他们坚决主张把大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推垮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中可以推测雅各宾派信奉的是以下谁的学说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马克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