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A.B.C.D.
4 . 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A.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不良风气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2014-08-29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5 . 中华民国著名记者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黄远生的观点类似于
A.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思想B.维新变法时期严复的思想
C.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D.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思想
2014-08-29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6 .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渐变之中国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出现的“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并分析这一时期“明显的转变”未能促成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角度二 亟变之中国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亟变”的因素。材料中所谓的“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是指什么运动?作者为何推崇“政治改制运动”而反对“暴力反洋运动”?     
角度三 巨变之中国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一。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3)据材料,指出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巨变是在什么基本前提下发生的,并说明邓小平“务实主义”的突出表现。
(4)上述材料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话本和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出现
C.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D.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8 . 3 3 4 5 1 5 4 3 2 1 1 1 2 313·22— 1……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     
A.海顿B.莫扎特
C.贝多芬D.德彪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